2020年下半年至今,各国在疫情下逐渐复工复产,对于芯片的需求也愈发旺盛,由于订单纷至沓来,以三星、台积电、联华电子等为首的代工厂已经进入“满负荷”运转。在此关键时刻,中芯国际则为全球芯片市场释放了一个重大好消息。
中芯国际晚间在港交所公告,于2021年11月23日,深圳合资协议订约方及国家集成电路基金II订立新深圳合资协议,其中,中芯控股同意向国家集成电路基金II转让中芯控股于深圳合资协议项下已认缴但尚未实缴之出资5.313亿美元,由国家集成电路基金II履行相应的出资义务。
记者 | 彭新3月17日晚,中芯国际发布公告称,将和深圳政府(通过深圳重投集团)拟以建议出资的方式,经由中芯深圳进行项目发展和营运,重点生产28纳米及以上的集成电路并提供技术服务,旨在实现最终每月约4万片12吋晶圆的产能。预期将于2022年开始生产。
近日,深圳市坪山区投资推广服务署公示了中芯深圳12英寸晶圆代工生产线配套厂房项目遴选方案。公示称,大力发展集成电路制造,既是巩固提升深圳市集成电路产业竞争力的需求,更是建设世界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高地的重要抓手。
来源:环球时报中芯国际3月17日晚间对外宣布,将和深圳政府(透过深圳重投集团)以建议出资的方式经由中芯深圳进行项目发展和营运。重点生产28纳米及以上的集成电路和提供技术服务,旨在实现最终每月约4万片12英寸晶圆的产能,预期将于2022年开始生产。项目的新投资额估计为23.
今年3月17日,中芯国际发布重磅消息,宣布在深圳投资建设12寸晶圆代工厂。针对这些问题,南都记者对业内专家进行了采访,有分析指出,深圳引入中芯国际,建设12寸晶圆厂将补强深圳在集成电路制造业方面的短板,完善全产业链发展,也能够发挥深圳在芯片设计领域的强项,继续提升芯片设计业能级和技术水平。
《科创板日报》2月18日讯今日科创板晚报主要内容包括:13只科创综指ETF合计募集超110亿元;三孚新科、巨一科技、磁谷科技披露减持计划;路维光电发布业绩快报:2024年净利润1.92亿元,同比增长29.21%。
深圳新闻网2024年3月21日讯(记者 叶梅)电子信息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支柱、基础支撑和先导动力,对于我国产业升级和转型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是推动地方经济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引擎。被誉为“全球电子重镇”的深圳,就有一个值得一提的范例。
本报记者 孙文青2月4日,港股市场表现强劲。东方财富数据显示,截至当日收盘,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分别收涨2.83%、5.06%,分别报20789.96点、4977.38点。盘面上来看,大数据概念、半导体概念、机器人概念等板块涨幅居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