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无论是世界上哪个国家从来都不缺少“探险家”、“寻宝人”的存在。他们可以只根据一个“传说”、一张“地图”,或者一本“古籍”,就能不畏生死,跋山涉水的去探寻自己从未踏足之地,以寻求最大的“宝藏”。外国就有一位名叫迈克·哈彻的探险家,因为无意间发现了一本“古籍”,上面记载着中国的一处“宝藏”。
2012年10月,著名古籍研究专家李致忠先生应邀来到江西,为一本古籍做鉴定。古籍是一些散乱的书页,被藏家用塑料薄膜包裹得十分严实,但是李致忠发现,这些书页都有被水泡过的痕迹,用塑料包裹,不但起不到保护作用,反而会对古籍造成二次损伤。
图片来自今日头条“古籍”视频信息数字化时代,用手机阅读古籍已不足为奇,但是,要阅读原汁原味的善本古籍——纸张仿佛触手可及、文字似尤墨香轻散、名章钤注一应俱在、连国家图书馆镇馆之宝《永乐大典》都可以随时随地检索——这样的古籍阅读途径有吗?
本报讯(记者杨东升摄影常静)近日,家住东河区的杨女士在整理婆婆的旧物时,无意间发现了一些线装本书籍,书中大部分用繁体字印刷,杨女士走访东河区多家书店和古玩店,都没有鉴定出这些书是哪年出版的。1日上午,记者在杨女士家看到,这些书的纸张都很薄,且呈暗黄色,整体保存良好。
作者 | 羊城书叟来源 | 孔夫子旧书网动态【二沙岛上 谈书】古籍之古【背景音乐】Katherine Jenkins《How Do You Leave The One You Love? https://c.y.qq.com/base/fcgi-bi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