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叔敖,名敖,字孙叔,春秋时期楚国令尹。据《荆门直隶州志》记载,孙叔敖出生于荆门沙洋白土里。他重视水利建设,在河南固始一带兴修了历史上第一个大型水渠工程期思陂,在楚都纪南城东北修建了大型平原水库,即现今的海子湖。
《史记》第一廉吏孙叔敖与“芍陂”除了寿县人,恐怕没有多少人能读对。那是因为初中课本里有一课《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里,提到了孙叔敖,而且这一课还是要求要背诵默写的:“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来源:【黄河网】治水安邦兴水利民他们是治水贤能公而忘私奉献于民他们是清正楷模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宣传教育中心联合编写的《河山正气——中国治水代表人物廉洁故事》精选23位治水人物嘉言懿行赓续水利廉洁文脉传承水利廉洁基因小编撷取书中精华以飨读者进一步扩大水利廉洁文化的感召力影响
孫组成:子 + 系对应的简体:孙“孙”在《百家姓》中排位第三,这个姓也是由来已久,像《孙子兵法》的作者孙武,三国东吴皇帝孙权,都是孙姓名人。据说孙姓的起源有好几支。①起源于周文王的后代。周文王有一个儿子受封建立卫国,卫国这一脉,在几代之后,有一支便以“孙”为姓。
淮滨县,位于信阳东北部,豫、皖两省交界,地处淮河中上游,南望大别山,北接黄淮大平原,早在5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创造出了灿烂的淮河文化,也是楚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历史上著名的水利专家,楚国名相:孙叔敖,就是淮滨县人,他一生最大的功绩,就是领导并修建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水利灌溉工程:期思陂”,充分利用废旧河道,和两岸的洼地,实现了:涝时能蓄、旱时能灌,楚国也因此,逐渐走向富强,一跃成为“春秋五霸”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