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率也就是心跳速度,通常而言,正常人在平静状态下的心率应该保持在每分钟60次至100次之间。轻度的心动过缓并不会影响身体健康,不必要过于担心,但是如果心率长期低于50次/分钟,那就属于严重的心动过缓,这就要提高警惕了。
#头条首发大赛#老冯40出头,是一名网文作家,日常更文压力大,喜欢熬夜赶稿。近来,他感觉自己总是透不过气来,时常没来由的心慌。想到网上时不时有熬夜猝死的新闻,他感觉十分不妙,因此赶忙前往医院检查身体。在问诊室,医生给他测了心率:92,这让老冯急死了,忙问医生自己是不是有事。
“小李,你的心率有点高啊!”医生看着体检报告,皱了皱眉头。“是吗?这样不好吗?”小李一脸茫然,他今年刚满40岁,平时也没什么大病,只是最近觉得有些疲惫才来做个体检。医生叹了口气,“心率过快可能会影响寿命。最近有研究发现,心率在某个范围内的人寿命或许更长。
后台收到粉丝私信询问:本人今年28岁,是个程序员,以前一直有跑步锻炼的习惯。不过自从工作后身心俱疲,根本没有运动的时间,最近测了一下心跳,发现居然从原先一分钟60下左右加速到了90下左右,还总是觉得很累。
而心率,作为心脏跳动的 “节拍器”,精确记录着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默默诉说着身体的健康状况。我国健康成年人的心率,通常在每分钟 60 到 100 次这个区间内跳动,大部分人则集中在 60 到 80 次之间。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你关注过自己的心跳快慢吗?它可能预示着未来的健康走向。通常,在清醒、不活动的安静状态下,我们的心率在60~100次/分钟之间。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那些静息心率较快的人,其死亡风险似乎更高。心跳越快,“走”得越早?
在健康领域,关于心跳与寿命的关系一直是大众关注的焦点。很多人会好奇:心跳越慢是否真的越长寿?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蕴含着复杂的生理机制。科学家们通过大量研究为我们揭开了这一谜团,而我们也有必要深入了解,以便更好地呵护自己的心脏健康。
Q:养生君,您好!我在网上看到有人说:心跳慢的人比心跳快的人,寿命更长,请问这是真的吗?人们日常所说的心跳,大多是指静息心率,即人在安静、清醒的状态下,心脏每分钟搏动的次数。在静息状态下,心率高低在一定程度上的确能够反映心脏的健康状况,60~100次/分钟都属于正常范围。
来源:【昆明日报-掌上春城】兔子每分钟心跳200多次,寿命5~10年;大象每分钟心跳30次,寿命约80年;乌龟每分钟心跳20~30次,寿命长达一两百岁。有推论说:心跳越慢就越长寿。事实真的如此吗?“人的正常心跳在60~100次/分钟,过快不好,过慢也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