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记者 杜涛 2月16日,东部某市财政部门的张恒(化名)一直在琢磨今年的土地收入问题,这是他的业务之一,也是局领导安排给他的一项研究任务。2021年房地产市场减速,下半年土地出让收入的增速骤然下降。
许多地方政府不仅还债要靠土地,贷款也要靠土地。这也意味着,一旦土地贬值,可能还会并发社会和金融风险。中房报记者 李文姹 北京报道根据财政部公布数据,2015年1~7月累计,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5425亿元,同比减少9536亿元,下降38.2%。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的统一划转备受关注。从长远来看,地方政府应积极摆脱对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这需要改革完善土地相关制度和政策。近日,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税务总局、人民银行发布通知,决定将由自然资源部门负责征收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等四项政府非税收入统一划转税务部门征收。
记者从多位地方投融资人士处了解到,近期某省正对“地方国企拿地缴纳土地出让金化债”的情况进行摸底。其背景在于,2022年房地产市场疲软,地方国企尤其地方城投拿地托市的情况明显增加,一方面可以托底土地市场,另一方面可做大政府性基金收入规模,但存在虚增卖地收入的嫌疑。
6月4日,财政部网站公布了《关于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矿产资源专项收入、海域使用金、无居民海岛使用金四项政府非税收入划转税务部门征收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提出,将由自然资源部门负责征收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矿产资源专项收入、海域使用金、无居民海岛使用金四项政府非税收入,全部划转给税务部门负责征收。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杨志锦 上海报道财政部近期印发《关于加强“三公”经费管理严控一般性支出的通知》(财预〔2022〕126号 )。通知提出,严禁通过举债储备土地,不得通过国企购地等方式虚增土地出让收入,不得巧立名目虚增财政收入,弥补财政收入缺口。
新规主要延续了中央财政集中管理思路,目的是提高财政实力和征收管理效率,因为我国财政收入总体在下降。6月4日,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税务总局、人民银行四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矿产资源专项收入、海域使用金、无居民海岛使用金四项政府非税收入划转税务部门征收有关问题的通知》,根据通知,将由自然资源部门负责征收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矿产资源专项收入、海域使用金、无居民海岛使用金四项政府非税收入,全部划转给税务部门负责征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