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你是否遇到过这些情况:躺下、起身或者是抬头、低头的一瞬间感到头晕目眩,甚至恶心、想吐?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神经内科主任郑慧芬提醒,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很可能是得了“耳石症”,即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它是引起眩晕的常见疾病之一,40至60岁的中老年人是高发人群。
人们常说的“耳石”其实是人的内耳里一种比芝麻粒还小的碳酸钙结晶,要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清,它与蛋白质混合在一起组成耳石膜,附在毛细胞的黏液毯上,当椭圆囊囊斑上的耳石颗粒脱落后,这些耳石颗粒会随着患者头位方向的移动,受重力作用发生一定的位移,这时患者就会产生一种“一动就晕,不动不晕”的感觉。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何丽娜 通讯员 宓铭芳“感觉脑子转了一圈!”近日,30岁的陈女士(化名)被突发的眩晕症折磨不轻,为此急忙来到杭州市一医院瓶窑院区(余杭三院)眩晕门诊就诊。陈女士自述最近每天早上睡醒都觉得天旋地转,“我平时颈椎不好,会不会是颈椎病引起的?
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是神经耳科门诊最常见的原因之一,约占所有诊断的20%~30%。后来在广泛应用的基础上出现各种改良法,一般称之为颗粒复位手法,主要是去掉了振动和镇静剂步骤,复位过程更简便,但基本的身体位置改变步骤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患者在起床、躺下、翻身等头部位置变动时,会出现短暂的眩晕感,并可能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耳石症虽然名字中带有“石”字,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石头在耳内,而是指内耳中的耳石脱落或移位,刺激到半规管,导致眩晕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