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极拳又称开门八极拳、巴子拳等,是中华武术名拳之一,属贴身短打拳术。八极拳是取其行拳走架力达八方极远之意,与练习者习技求理应精至极达而得名。拳谚云:“文有太极安天下,武有八极定乾坤”,足见八极拳在武术拳种中的显赫地位。
华人出版社曾出版了由孔军先生编著的《八极拳全集》一书,全套三卷,手绘人物图形。孔军先生,祖籍山东,自幼崇尚武艺,遍访名师,先后研习少林拳、洪拳、八卦掌、秘踪拳、形意拳、螳螂拳、孙膑拳、太极拳、八极拳和达摩剑法、青萍剑术、行者棍术等多家技艺。
八极拳在技击手法上讲求寸截寸拿、硬打硬开,具有挨、帮、挤、靠、崩、撼之特点。“功夫武术酷”整理了一套八极拳之大缠的实战格斗运用,分上下两期分享给大家。该技法招式连贯,攻防兼备,融拿打摔于一法之中,防中攻、攻中防,拿中打、打中拿,拿中摔、摔中拿,拿打摔集于一招,招式简单实用。
八极拳是我国的优秀拳种之一,在我国北方流传较广,尤其以天津、长春等地最为盛行。关于八极拳的起源间题有几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八极拳起源于中国古代民间,形成于晋,显名于明,流传于清,盛于民国,另一种说法认为,起于明代,在戚继光所著的《纪效新书》“拳经捷要篇”中,曾提到“巴子拳”,第三种说法认为,源于武当,是武当道士根据前人经验所创,第四种说法认为,是清代何南岳山寺和尚张岳山所创,还有一种说法则认为,明朝末年,由一黄袍道人传孟村丁发祥,丁发祥传清朝武官张士诚,张士诚传山东海丰后庄科村昊钟,然后昊钟再到河北孟村设馆授徒,于是八极拳才广为传播,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