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子之歌》是近代爱国主义诗人闻一多于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的组诗作品。诗人在这组诗作品里用拟人化的手法,把中国的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大七个被割让、租借的地方比做祖国母亲被夺走的七个孩子,让他们来倾诉“失养于祖国、属于异类”的悲观之情,“以抒其孤苦亡告,春怀祖国之哀忱”。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李静 李家澍“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拳拳赤子心,声声爱国情。25年前,一首《七子之歌》,见证澳门回到祖国怀抱的重要时刻,拨动了无数中华儿女的心弦。作为新一代传唱人,龙紫岚用深情动听的歌声,被大众熟知。
这是一首传唱二十多年的歌曲,每一次回响,都让人心潮澎湃。习近平主席在2014年考察澳门大学时曾谈到《七子之歌》,他说,“永远能听出它的一种新意来,永远是受到感动”。澳门回归祖国以来,不断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
说起闻一多,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他是谁,但是你肯定听过这一句:“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是的,这就是在我们小时候耳熟能详的一首歌—《七子之歌》,今天是闻一多先生诞辰的122年,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曾经的《七子之歌》吧。
大三巴牌坊是澳门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1999年12月20日,在这里,一群澳门小学生唱起《七子之歌》。稚嫩的嗓音,深沉的情感,令无数国人心潮起伏。这首歌有着怎样的动人故事?它又如何成为人们心中永远的“澳门之歌”?
来源:【云南日报】“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掠去是我的肉体/你仍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无论什么时候听到《七子之歌》,童声响起,心中都是满满的感动。今天,一起重温动人歌声。本文来自【云南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
澳门回归25周年,再次聆听那首主题曲《七子之歌》,心里依然感动。这是爱国诗人闻一多先生创作的诗篇,他当年用拟人的手法,把中国的澳门、香港、九龙岛、广州湾、台湾、威海卫、旅顺和大连等七个被割让、租借的地方,比作被夺走的七个孩子,以此让民众警醒,期盼大家一起振兴中华,收复失地。
在澳门回归25周年之际,澳门音乐人黄伟麟带着12岁的女儿王心妤,再次录制了那首响彻澳门的歌曲《七子之歌》。他的人生有了怎样的不同?澳门又有着怎样的变化?来看黄伟麟和一些澳门音乐人的讲述。中国澳门歌手 黄伟麟:每次听到《七子之歌》,都会给我带来很多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