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我们介绍美国海军陆战队的防寒服(CWX),也就是大家熟悉的防寒服分层着装系统。美国海军陆战队的防寒服分层着装系统命名为“防寒服分层隔热系统”(CWXIL),由美国海军陆战队的步兵作战装备项目经理(PM ICE)研发。
其诞生的起因还是因为美国陆军少将托尼 普赖尔,向从Natik士兵系统中心特殊项目小组的负责人里克·埃尔德提出的议案,由于高层的介入最终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简称称PCU的Protective Combat Uniform保暖系统开始装备在阿富汗的特种部队中。
美国海军在二战中后期也装备了防寒帽,主要是为了应对海上恶略的天气,以及在极端条件下海上的天气影响。由于其需要满足特殊的功能,例如有时需要带上头盔或是有时要戴上通讯耳机所以从这顶帽子的设计之初就带有了功能性。这顶帽子上部与陆军帽子一样,都是圆形设计,方便戴上头盔。
随着冬天的来临,高原地区的温度也是越来越低了,印度为了让边境士兵安全过冬,从美国购买了近万套的防寒服,而这批防寒服还有不少是美军使用过的二手货,甚至衣服上还残留着不少的汗臭味。那么,美军二手防寒服有啥好处?为何能让印度不惜捏着鼻子去买呢?
在阿富汗战争初期,我们今天能看到遍地都是ECWCS GEN III冬装连影子都没有。2002年,美国陆军的一位叫Tony Pryor的军士长,从兴都库什打了通卫星电话给Natick士兵系统中心的Rick Elder,礼貌的请求中心立刻想法子给大兵们保暖。
1950年,朝鲜遭遇了50年一遇的极寒天气,最低气温达-40℃。全棉内衣、防寒夹克、鹅绒睡袋……这是美军在朝鲜战场上的防寒装备。而中国人民志愿军只有薄薄的棉衣,还不能保证人手一件。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以及敌人强大的海上和空中威胁,中国人民志愿军没有退缩,最终赢得了胜利!
上一篇文章我们聊了二战在阿拉斯加的陆军士兵的帽子,今天我们的主角是这顶高级军官的帽子。阿拉斯加守军相对人数较少,配发这种帽子更是人员有限,高级军官更是少之又少。这顶帽子帽顶的呢子采用与军官大衣一样的细腻的毛呢。
1950年11月下旬,在绝大多数世人眼中,发生在朝鲜的战事似乎马上就要画上句号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在实施仁川登陆后很快就突破三八线,之后又分成东西两路向朝鲜北方大举进犯,仅仅一个月的时间,朝鲜首都平壤以及阳德、成川、咸兴、元山等重要城市就落入侵略者的手中。
从古至今,军事作战,讲究天时地利人和。而寒冷和大雨,是部队作战最不想见到的天气。 二战中,苏联的寒冬, 给东线德军带了了巨大的麻烦。 虽然前期推进迅速, 但随着战役的进行,各种计划变更、拖延,面对10月就开始进入“冬季”的莫斯科,德军 防寒准备严重不足。
朝鲜战争期间,美军方面的单兵装备要比我们好上很多倍,不仅种类齐全,每个作战人员也能及时得到装备和用品的补充,那这期文章就来盘点一下,在朝鲜战争期间,美军的23件单兵装备,其中有两件还是志愿军最喜欢缴获的战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