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已经走到2024年的末尾。回顾过去这一年,在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下,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持续向好态势不断巩固。岁末年初,市场对2025年的经济形势十分关注。如何判断未来的经济形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的各项政策将如何落实?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王红茹 | 北京报道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此次会议总结2024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25年经济工作,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把舵定向。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出哪些重要政策信号?
记者 王珍 辛圆回顾2024年中国经济运行,“稳中求进”是总基调,“攻坚克难”是关键词。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速达到4.8%,国民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向好因素累积增多。接受界面新闻采访的十位首席经济学家认为,2025年,中国经济将延续复苏态势,全年GDP有望实现4.
近日发布的各项数据显示,1-4月,在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的背景下,中国经济起步平稳、开局良好,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对话·金融街》首席看经济系列节目的5位首席经济学家将如何看待这份成绩单?他们眼中最关注的数据是哪个?数据背后又蕴藏着怎样的财富密码?
我之前一直在写支持厉以宁教授的文章,无奈开启民智任重而道远,还需要做大量工作才能让这些朋友醒悟过来,人民经济学家这个词汇其实在四十年之前提得比较多,改革开放后提得比较少了,最近一段时间随着三农专家温教授人民经济学又再次火起来,为什么我说厉以宁教授才是真正的“人民经济学家”而温不是呢?
当地时间10月14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2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达龙·阿西莫格鲁、西蒙·约翰逊和詹姆斯·A·罗宾逊,以表彰他们关于“研究制度如何形成及其对繁荣的影响”的贡献。获奖奖金为1100万瑞典克朗(约合人民币744万元)。
如果说今年其它奖项的获奖者都还略有争议,三位经济学家这次的获奖可能是最让人信服的,他们横跨了经济、政治、社会、法律、历史等多个领域,研究工作的影响已经超过了传统经济学的范畴,他们也已经连续多年都是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热门人选。
“人们常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作为老师,能够作此报告,我无限高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知识分子最重要的追求是——怎样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是鸦片战争后第六代知识分子,在座的各位是第七代知识分子。今天,我想以这样的身份和大家做个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