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听说过这么个段子没?“一个人腹泻了三天,以为是吃坏了肚子,结果最后一查……心梗。”心梗这玩意儿,表面上跟你玩“掩护战术”,让你以为是胃痛、肩膀酸、甚至肠胃炎,结果它偷偷摸摸地就给你来个“致命一击”。
急性心肌梗死时,患者会有各种不舒服甚至痛苦的感觉,会有各种临床表现;心电图会出现典型或不典型的心肌梗死图形;实验室检查化验血也会有心肌酶、心肌坏死标志物以及炎性物质的改变等。可作为患者或者家人,要掌握、要警惕的是病人在发病后会出现哪些临床表现。所以,我们重点说说临床表现。
心梗发作有条怎样“时间轨迹”?有哪些典型和非典型症状? 半数以上的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病前数天会有一些前驱症状。例如乏力、胸部不适感,活动时心悸、气急、烦躁、心绞痛等,其中以新发的心绞痛、或者原有的心绞痛加重最为突出。
近年来,年轻人的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逐步上升。这种凶险的疾病找上年轻人,多因患者本身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等疾病。此外,肥胖、熬夜、抽烟、喝酒等不良因素也是造成心梗的重要原因,应引起重视。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心梗吧。
近年来,心肌梗死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已成为威胁我国中老年人健康的一大杀手。心肌梗死是心脏冠状动脉血流阻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的病理状态,严重时可危及生命。专家提醒,了解心肌梗死的早期信号,及时发现并就医,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每年冬天,都是急性心梗高发期,尤其12月至次年1月,发病率会出现明显高峰。除了胸痛,心梗发作还有一些不典型症状,如胃痛,很易被当成胃病来治,从而耽误最佳治疗时机。11月20日是中国心梗救治日,《生命时报》邀请专家,梳理心梗来临前的非典型症状,让你离危险再远一点。
一个普通的周末下午,在家休息的李先生突然感到胸口传来一阵剧烈疼痛,仿佛一块巨石压上心头,让他几乎无法呼吸。起初他还以为只是普通的胃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疼痛愈发剧烈,甚至蔓延到了肩膀和后背,李先生意识到情况不妙,赶快服用家中备用的速效救心丸,并拨打120急救电话。
“心梗”,全称心肌梗死,这个听起来就让人心生畏惧的医学名词,实际上还是一种可能危及生命的严重心脏疾病。定义与发病原理心肌梗塞:简称心梗,是指由于冠状动脉(心脏的主要供血血管)发生闭塞,导致心肌细胞长时间缺血、缺氧,最终引发心肌细胞坏死的病症。
红网时刻新闻5月23日讯(通讯员 张大林 彭虹)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急性心梗发作往往伴随着胸闷、胸痛。但是,有一种无痛性心梗更凶险。近日,长沙市第四医院心血管内科一病区成功抢救了一名突发晕厥的无痛性心肌梗死患者。
“秋冬换季气温骤降时,是心梗的高发时刻,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老年人又将面临危险时刻。”黑龙江省嫩江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王秀丽近日在接受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寒冷是诱发心肌梗死的致命因素。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夏季气温高,细菌活跃,是腹泻的高发季节。腹泻虽然是常见病,但不能掉以轻心,尤其是对于一些有基础病的人来说,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腹泻可引发严重并发症腹泻会造成身体水分和电解质的流失,如不能及时补充,可引起一系列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