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是一项对细微动作要求极高的运动,一些动作框架看似简单,其实核心技术都需要相应的细微技术作为支撑,如果体会不到这些,只是掌握个大致框架,那只能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球技永远只能小步慢跑,甚至原地踏步。
有的球友打球,进攻时抡大臂、摆短时伸大臂、反手时抬大臂,好像总怕力量不足似的,大臂抡得很圆,伸得很远,抬得很高,丝毫没有意识到这样打球,始终是大臂在发力,很难把球打稳定,关键是伤肩膀,很不利于长期打球。
我喜欢打乒乓球,可是打到一定水平后,我发现我常时间停留在一个水平,有时候有下降表现,我决得问题主要出现在以下几点,弟一,平时不注重练球,只喜欢打比赛,打比赛不能达到系统练球,有时候打的保守,只能搓球,不敢进功,只能越打越胆小,出了机会也不敢进功。
乒乓球要想打得好,脚底下就要跑起来,跑得不但要快,还要合理。先推荐给球友们一双合脚的乒乓球鞋,就是速博特的幻速2,我和身边的球友基本上人手一双了,这双鞋重量轻,缓震好,防侧滑,透气强不焖脚,免系鞋带很方便,还送球袜还打折,这不得给球友们推荐上?
这些涨球小技巧,实用、易学、易掌握。如果来球是下旋,正好可以搓,或者拉,如果来球是上旋,同样可以采用缷力吸短,横向加力侧切的方法让球上台,即便容易冒高,起码可以把球打上台,然后可以去防一板,不至于直接吃转丢分。
做任何事情都有一定的规律可言,正所谓“砍柴不照纹,累死砍柴人”。打乒乓球当然也是如此,对这些规律性的东西不了解,那怎么可能打好。第一规律:宁远勿近尤其在接发球时。为什么?因为站位稍远,长球不会被“顶”着我,短球我可以上步。为什么站位近就不科学呢?因为:“上步容易退步难”啊!
我们平时打球时,不妨去练习体会这几个注意事项,形成习惯后会对实战技术的提高帮助很大,尝试练练吧。打乒乓球特别需要把握“松”与“紧”的关系,击球的每一下都需要身体的瞬间收紧和即刻爆发,越收紧球速越快,越爆发力量越大。
乒乓球的发力核心原理到底是什么?很多业余球友,甚至是专业的乒乓球运动员或者教练都讲不清,道不明!别不信,真是这样!乒乓球运动,我认为是最讲究发力技巧的运动。双方击球,比赛,比的是球速,力量,旋转,当然还有落点。这四要素,全是由击球发力力量,技巧决定。
1多练球。诸多业余高手是从“练多球”进阶而来的。练多球对于单项技术的提高非常有效。也能有效助力自己在跑动中找到击球的节奏。如果没法练多球,至少要“多练球”。赛前练15分钟的发球,可以迅速帮你找到摩擦球的感觉,提升发球的旋转质量。咱们平时都是动不动就开局,少了练球的时间。
三天两头打球,球龄不短,但除了球更熟了之外,技术并没有突破性的进步。作为一名资深乒乓球爱好者,你是不是也有过这个问题?球技长期停滞不前,是什么原因呢?小扬哥总结了5大原因,小伙伴们共勉~1.缺乏规范意识练球如果没有规范动作的意识,打的时间再长也很难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