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患有巨大胰头部肿瘤的林先生(化姓),在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胰腺中心团队的通力合作下,成功进行了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右半结肠切除术。据悉,林先生所患胰头部恶性肿瘤巨大,直径超过10厘米,好在省人民医院吴峻立主任医师团队鏖战12小时,最终成功“拆弹”。
昨天遇到一例十二指肠囊肿,患者很担心恶变,要求予以切除,我反复做了解释工作,并没有给她做切除治疗。十二指肠囊肿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被发现的病例越来越多,常位于十二指肠球部或降段上部,呈半透明的丘状或椭圆形隆起,大小多约5mm-12mm,用活检钳或小探头触之柔软、可变形,如活检可见淡黄色液体流出。
最近科里连着发现好几例十二指肠肿物,你认为是瘤的结果是癌,你认为是癌的结果是瘤,病理结果总是给人意外。低瘤+局部高瘤大家还记得6月10日发的这例十二指肠肿物吗?内镜做了6个小时才做完。术前判断是腺瘤,局限在黏膜层。最后病理结果:低瘤+局灶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深度粘膜内。
一、胃的解剖生理概要入口——贲门;出口——幽门。胃壁从内向外分4层:1.黏膜层2.黏膜下层3.肌层4.浆膜层胃黏膜细胞分泌物质①主细胞胃蛋白酶和凝乳酶原②壁细胞盐酸和抗贫血因子③黏液细胞碱性黏液④G细胞促胃液素⑤嗜银细胞功能不明二、十二指肠的解剖生理位于幽门和空肠之间,呈“C”形
. Jacobson BC, Ferris TG, Shea TL, Mahlis EM, Lee TH, Wang TC. Who is using chronic acid suppression therapy and why?
10月17日,69岁的张大爷从南通市肿瘤医院顺利康复出院。一周前,内镜中心主任田晓锋带领团队成功为他实施了经胃窦隧道十二指肠后壁黏膜下肿瘤切除术(ERAST),手术过程顺利,瘤体完整取出,为患者免除了外科手术之苦。这也标志着市肿瘤医院在内镜超级微创技术上迈上一个新台阶。
首次见医生时,Y医生结合国内的病历和影像等资料,并详细询问张女士得知,她一直有胃部不适的症状,Y医生考虑首先怀疑诊断是神经内分泌肿瘤或者胃肠间质瘤:如果是神经内分泌肿瘤,胃镜下切除即可;如果是间质瘤,则需要开腹手术。
胃肠镜检查是现代医学诊断消化疾病的重要手段,能直观观察胃肠黏膜变化,助力早期发现、准确诊断及及时治疗。那么,胃肠镜检查能够查出哪些疾病呢?一起跟随长沙东大肛肠医院主治医师刘玉龙来了解一下吧。炎症性疾病胃炎为胃黏膜炎症,胃镜下可见充血、水肿至糜烂不同表现。
通讯员 孙鲁腾 李元鹏近日,60多岁赵大伯夫妇来到泰安市立医院,原来,半个月前,赵大伯上腹部不适,胃镜检查时诊断出十二指肠降部粘膜隆起,因肿瘤位置特殊,赵大伯辗转多家医院,均被建议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然而,考虑到外科手术的创伤及风险较大,赵大伯及家人顾虑重重。
事件简介尽管现在还是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时期,因为担心胃镜检查发现的十二指肠隆起性病变有问题及担心病情进展,43岁的李先生在网上提前预约挂号后专程从江西赶到广州,2020年4月8日看诊了我的消化内镜诊疗门诊,要求安排住院进一步检查后请我亲自帮他内镜下超微创手术切除这个十二指肠病变。
大小新闻客户端10月23日讯(通讯员 张皓月)“老人家,慢慢讲,不担心哈,今天一定为您检查。”18日一大早,国际知名胃肠肛肠病专家、同济大学附属上海东方医院大外科主任、胃肠肛肠科主任、龙口市中医医院名誉院长傅传刚教授接诊了一位由威海赶到市中医医院求诊的老者。
先给大家分享一个病例:病例:一位59岁女性患者,因“反复中上腹疼痛不适3月”就诊消化科,遂安排胃镜检查,胃镜下十二指肠球部可见一大小约3×3mm隆起,如下图1,放大内镜下观察病灶边界清晰,表面呈胃上皮结构,未见异形微血管,考虑十二指肠腺瘤待排,活检摘除,病检提示:异位胃黏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