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色字关注“青山圣水 大美新城”宽敞明亮的教室、先进的教学设备、一应俱全的功能室,还有合唱、书法、足球、剪纸、摄影、象棋等各种社团活动……如今,走进呼和浩特市每一所学校,你都会感受到校园环境越来越好,学生的校园生活也更加丰富多彩。图片来源于资料图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市委、市政府部署,全力推进“宜学”城市建设,紧盯教育高质量发展目标,与自治区教育厅共建具有首府特色、领先全区的“区域教育中心”。
2021年呼和浩特市四个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阳光分班”现场会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教育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自治区和市委、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在市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积极推进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突破性进展,各级各类教育均取得较大成就,首府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逐年提升。
10月16日,呼和浩特市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观摩现场会举行,来自呼和浩特市百余名教育工作者分别走进苏虎街实验小学科尔沁校区、和林格尔县第二幼儿园、和林格尔县第五小学、北大金秋·呼和浩特赛罕区实验学校、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万锦学校、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学金川校区6所学校,观摩3年来呼和浩特教
课堂上,老师运用数字黑板等智能教学助手,为学生推送课程资源和互动游戏,课堂教学变得妙趣横生;课间时,同学们奔跑在智慧操场上,精准的运动记录形成排行榜,润物细无声地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自习时,同学们登录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丰富的数字资源和应用场景一览无余……在呼和浩特,
5月13日,呼和浩特市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动员全社会为加快推进首府教育现代化、建设高品质“宜学”城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而努力奋斗。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教育工作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发展,教育工作瞄准一流目标,努力在教育发展水平上率先实现一流,全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全市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
日前, “培土计划”·2024 年呼和浩特市“微团课”大赛在呼和浩特市第三十中学举办。本次大赛由团市委、市教育局举办,自今年4月份开始筹备,历经各地区层层选拔、初赛以及赛前培训等环节,最终有 20 位选手脱颖而出进入决赛。
5月28日,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教育联盟学校揭牌。据悉,北垣小学与爱民街小学,满族小学与团结小学,关帝庙街小学与启新小学,新华小学与车站小学,海拉尔路小学与八一路小学,丁香路小学与沁苑小学,共12所小学缔结联盟。
3月18日,呼和浩特市第十四中学会议室内,一个个问题在交流讨论中抛出,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生涯教育团队的老师们一边做着记录一边为老师们答疑解惑。这是由市教育局组织,与北京大学专家团队针对我市高中教育发展现状、经验和挑战以及生涯教育开展情况进行的座谈。
为促进博物馆资源融入教育体系,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重要讲话精神,加强学生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21年5月18日上午,在昭君博物院,昭君博物院与呼市第十二中学举行“馆校共建基地”揭牌仪式。
呼和浩特新闻网6月17日讯(记者 郝少杰)为扎实推进“文教强区”战略实施,合理整合回民区教育资源,逐步实现教育持续、均衡、和谐发展,经呼和浩特市教育局党委会研究决定,6月16日正式组建“贝尔路小学教育集团”,吸纳塔布板小学为集团成员,更名为“贝尔路小学北校区”。
央广网呼和浩特1月2日消息记者从呼和浩特市教育局了解到,2023年,呼和浩特市教育系统计划新实施中小学幼儿园建设项目30个,其中,幼儿园13个、小学8个、中学9个,项目建成后预计新增学位2.15万个,同时将2022年52个项目中主体未完工的列入2023年续建项目。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为目标,持续推进集团化办学。经过多年不断探索实践,集团化办学开创了首府教育发展的新局面,激发了教师专业成长的“新动力”,拓展了学生发展的“新空间”。
经过两年的高标准建设,新城区第一实验小学2023年9月正式全面招生。饱和招生之后,能提供48个班2160个学位,辐射周边27个小区。整洁明亮的教室、先进的多媒体一体机、保护视力的护眼灯、崭新的课桌椅……目前,在校的530名一、二年级学生在这样优质的教学条件下,学习成长。
“水滴虽小,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细节虽小,却能透射出教育的大理念、大智慧。要把学生的思想工作做到实处,必须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关注细节,一个成功的教师,一定是一个善于利用细节去感染、教育、管理学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