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大街儿童医院对面的安定广场上,有一处近200平方米的爱心小屋,这里有12张床铺,冬天有暖气夏天有空调,有24小时热水,明亮的厨房和温馨的读书角。这里吃住全部免费,停留过一批又一批外地前来就医的贫困患儿家庭。
在即将过去的2024年,常向阳和她的“西安心羽爱心家园”,又为了300多个家庭的避风港。这也让累计帮助的困难患儿家庭的数字,增加到了2500个。这还不算回来放化疗段来短暂居住的孩子,也不包括交大二附院和儿童医院经开院区的另外两个“小家”的数字。
“心羽家园”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儿童医院附近,为来自全国各地家庭困难的患儿及家属提供免费食宿。常向阳是“心羽家园”的创办人,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常妈妈”。自2017年创办至今,“心羽家园”没有一天打烊,已累计有2100多个困难患儿家庭在这里接受了救助。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来源:中国民政】一场冬雪过后,古城西安的年味更浓了。常向阳挽着我的胳膊,带我拐进城墙下的一个老菜市。快过年了,她惦记着给孩子们多买些鱼、肉补补身体。今年有11个患儿家庭在“家里”过年,年夜饭要丰盛一些。常向阳盘算着,又多买了几斤排骨。
患儿家长:菜买回来了。心羽志愿服务队志愿者 丁敏珠:姐,你们把菜买回来了。来,记一下吧。西安慈善心羽家园创办人 常向阳:今天菜买的多,今天买菜(花了)300多元。心羽志愿服务队志愿者 丁敏珠:又300多元。来吧,拿到厨房去吧。患儿家长:好。
“困难的患儿可以直接过来,免费提供食宿,分文不收!”在陕西省西安市儿童医院附近有一个“心羽家园”,这里为来自全国各地家庭困难的患儿及家属提供免费食宿。家园的创办人名叫常向阳,今年52岁的她也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常妈妈”。
张琪 见习记者 刘志坤 实习生 周玉琪 济南报道 在陕西省西安市儿童医院门口,常常能看到一个举牌子的女人,她是常向阳。她作为“心羽家园”的大家长,7年间免费为来自全国各地的患儿及家长提供食宿,已累计帮助2000多个患者家庭,大家都亲切地称呼她为“常妈妈”。
来源:【三秦都市报】1月11日,《人民日报》点赞西安市“心羽家园”,称“微光成炬 温暖你我”。而“心羽家园”的创始人常向阳也是陕西本地媒体的“老熟人”,如今,记者再次走访“心羽家园”,感受到爱心在这里汇聚,再由这里发出,爱的传递从未停止。
近日,西安市儿童医院门口一位穿着深色羽绒服的中年女子在寒风中来回踱步她手里举着一张醒目的牌子仔细打量着往来的人群目光不时与陌生人投来的警惕眼神碰撞……“如果在治疗期间遇到困难请到对面‘心羽家园’寻求帮助无偿提供食宿”牌子上的字是手写上去的,有些潦草前来询问者,也都神色紧张下意识地
来源:【西安日报】9月13日,西安市慈善会举办“时代西安·千人中秋话慈善”活动,推广慈善文化,回顾西安慈善事业27年的发展历程,鼓励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到慈善事业中来。本次活动由西安市慈善会与西安大明宫实业集团联合主办。活动中,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共聚一堂,共同关注西安慈善事业发展。
“如果在治疗期间遇到困难,请到对面‘心羽家园’寻求帮助,无偿提供食宿。”假如,当你在医院门口或者医院走廊里看到有人举着这样一个手写牌子,甚至牌子上的字迹都有点潦草,你会作如何考量?是相信这种可以“无偿提供食宿”的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呢?还是会觉得这是骗人的老一套把戏?
“如果在治疗期间遇到困难,请到对面‘心羽家园’寻求帮助,无偿提供食宿!”图:常妈妈在街头“招揽”白血病困难家庭,图源为视频号“张易奇遇记”近日,陕西省西安市儿童医院附近的“心羽家园”火出圈了。它的创办人常向阳,经常举着一张写着“免费住宿”的纸牌,仔细打量着医院门口来往的人群。
与孩子在一起的常向阳。 本报记者 原韬雄摄“心羽家园”在陕西省西安市安定门内的一幢老居民楼里。从这里的走廊上望去,马路那头便是西安市儿童医院,是重病患儿家庭与病魔交战的战场。而这头,是“家”。上午是“心羽家园”最安静的时刻,家长们大都会带着患儿去医院治疗和检查。“我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