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60岁的张先生,被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每天按时服用主治医生开具的替米沙坦片,但是在第3天的时候却因“头晕、咽痛”的症状再次入院;进行了一系列的辅助检查之后,发现张先生并没有患上呼吸道感染等常引起头晕、咽痛的疾病;初步怀疑张先生再次出现的症状和服用的替米沙坦片有关。
两年前,小区里的王大爷通过老年体检,发现自己患有高血压,因为平时没有什么症状,只是偶尔伴有头晕的症状,也就一直没有在意,子女知道情况后,赶紧带王大爷做了一个详细的检查!结果发现王大爷血压的确偏高,于是医生就给王大爷开了降压药,并嘱咐他一定按时按量服用。
沙坦类降压药机制主要通过抑制身体内肾素,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来达到降压目的,目前为止,沙坦类降压药种类繁多,作用强弱也会有一定的差别,在临床方面常用的沙坦类药物主要包括坎地沙坦,厄贝沙坦,氯沙坦,缬沙坦,替米沙坦等等。
沙坦类降压药是目前临床常用的一大类降压药,因它具有多种优势,比如降压的同时还能保护心肾、不增加糖尿病的风险,没有普利类降压药干咳的副作用,对高压和低压均具有很好的降压作用等,但是沙坦类药品是一个大家族,每个药品又各具优缺点,所以能对症用药最好,接下来就给大家科普沙坦类降压药的优缺点,对照一下自己正在服用的沙坦类降压药是否适合自己呢?
沙坦类降压药,属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ARB),是临床常用的抗高血压药之一。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Ⅱ(强效的血管收缩剂)与AT1受体结合,对血管、肾脏、肾上腺、心脏的AT1受体结合,抑制了引起血压升高的活性物质的释放,从而达到降压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