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1月21日讯(全媒体记者 邓艳红)“今日在团头湖周边巡护,发现有人挂网捕鸟,当即进行了制止……”“今日在团头湖周边巡护,只见白鹭、斑鸠、麻雀自由找食,无异常情况……”这两篇巡护日记,前者写于2014年1月7日,后者写于2023年10月5日。
新华社西宁1月27日电(记者王金金 李占轶 韩方方)可可西里常被人称为“最后的净土”,除了因为这里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罕见的地质景观外,更因为这里自然环境严酷、人迹罕至。冬季的可可西里更甚。极寒和缺氧,只此两项考验就足以让人类在无人区寸步难行。
新华社西宁8月14日电(记者江毅、王金金)可可西里平均海拔超过4600米,很多在平原地区看似稀松平常的事,想要在这里完成却十分困难,比如做饭和开车。 7月7日,青海省公安厅森林警察总队可可西里森林公安局车辆行驶在可可西里无人区。
03:092022年的大旱使候鸟的觅食和栖息都受到影响。澎湃新闻记者 黄之涵 伍惠源 刘昱秀 刘栋 视频编辑 黄之涵 调色 江勇(03:09)【编者按】《流浪地球》里有这样一句对白,“最初,没有人在意这场灾难。这不过是一场大火,一次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
新华社西宁1月25日电(记者王金金)近日,记者与同事一起参加了可可西里管理部门组织的巡山。冬季,低温让沼泽地带凝固成冰,我们跟随巡山队员进入到更深入的区域,像电影《可可西里》中描述的一样,体验了一次完整的巡山过程。“只要忍得住极寒和高原反应,就一定能和巡山队员完成巡山任务。
新华社西宁1月28日电(记者王金金)冬季的可可西里,哈气成冰。记者和巡山队员将完成一个令人既紧张又兴奋的任务——巡护卓乃湖。可可西里卓乃湖一角(无人机照片,2023年6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宏祥 摄卓乃湖位于可可西里中心地带,距离青藏公路大约140公里。
10月24日,精河县的早晨寒意弥漫。从城区一路向北,朝着准噶尔盆地西南部前行,车辆颠簸了90多公里后,成片白梭梭林和胡杨林闯入眼帘,这便是新疆甘家湖梭梭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成立于1983年,面积达82万亩,共有12个站点,60多名生态护林员。
晴,天气寒冷,风2级,体感温度-6°至-12°。巡护队员:第四防火值班组3人,森林消防队11人。本次巡护以国道341沿线及尕达寺周边区域为主,受本周降雪影响,路面积雪湿滑,户外气温降低,天气虽寒冷刺骨,但巡护人员热情高涨,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主要对防火隔离带开设情况、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及巡护步道、防火道路通畅情况进行了查看,并沿途向群众、商户进行了防火宣传,发放各类宣传材料100余份,提升了辖区居民的防火意识。
原标题:藏羚羊观察日记|拉萨来信:追随藏羚羊足迹深入无人区是何体验?11日,我和同事从拉萨出发,到平均海拔超过5000米的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甜水湾一带,寻找藏羚羊迁徙、产羔的踪迹。一路上高山辽阔,阳光被厚厚的云翳遮挡,在草原和湖泊上投下巨大的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