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上海作家侯宝良先生分享的“母子同住福利院”一文引起不少老年读者关注。本期新闻晨报·周到《上海会客厅》节目,我们就此采访了侯宝良先生,请他介绍与母亲一道入住养老院的前前后后。《上海会客厅》节目侯宝良是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今年虚岁74岁。
这才是大男子主义,不过人家那可是有底气的豪言,跟那些霸道穷鬼可不一样。上海一位爷叔就在镜头前直言不讳:我爱人,从来没上过班,一天都没上过,不需要!他说这话的时候,语气平静得就像在说今天天气不错,但字里行间透露出的,那可是实打实的经济实力和对爱人的宠溺。
前两天,61岁的上海爷叔梁老伯来到上海市闵行吴泾派出所报案,怀疑自己被人偷了。爷叔被偷走了什么?为什么只是怀疑呢?梁老伯告诉记者,前一天晚上他到家附近的公园散步,觉得一个小伙子播放的手机音乐非常好听,经询问是他设置的手机彩铃,于是请小伙子帮忙设置同款彩铃。
近期电视剧《繁花》热播,引发了一场关于“海派文化”的讨论热潮,显现出海派文化对于市民大众独有的吸引力,彰显了上海的城市魅力。在龙年新春期间,学悦风咏书社推出“沪上繁花照眼新——‘何以海派’系列讲座”,带来七场丰富的海派文化盛宴。
文旅热度“旺起来”,传统文化“潮起来”。这个暑假,打卡博物馆成为上海的“顶流”风尚。一座城市掀起博物馆热,背后是公众与传统文化的双向奔赴。如何让博物馆持续充满魅力,则考验着管理者的用心。70后上海爷叔潘宗成是上海首家弄堂博物馆——西王花园弄堂博物馆的馆长。
近日,一段“欢迎回到上海90年代”的影像视频在社交圈被疯狂转发,在该视频中能看到上世纪90年代初上海的风貌,不仅有著名地标南京路、静安寺,也有平常的上海里弄人家。不少网友看了视频后直呼感慨万千,称那是“回不去的上海,是属于上海人的乡愁”。
近5年来,上海完成旧区改造308万平方米,让15.4万户居民告别陋室简屋,圆了“新居梦”。上海几个旧改大区,静安、杨浦、虹口,分别于2020年5月、2021年12月和今年6月,完成区域成片二级以下旧里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