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的设计合理与否,直接会关系到今后的居住舒适度。建房可不是随口说说那么简单,每一处设计都要深思熟虑后才能得出结论,就比如窗户和门的高度问题,到底是应该门比窗户高?还是应该窗户比门高?又或者窗户应该是比门宽还是比门窄?
一般没有什么严格的标准,不过在常见的窗户中,有些高度范围也是有一定的参考值,窗户分为普通窗户、飘窗与落地窗:普通窗户高度是H1=0.8-1.2m、H2=1.2-1.6m,飘窗高度是H1=0.4-0.6m、H2=1.6-2m,而落地窗高度是H1=0.2-0.4m,H2=2.1-2.3m;
在农村,流传着许多充满智慧和经验的老话,这些话语承载着先辈们对生活的观察与总结,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实用的道理。其中有这样一句,“门不朝三,窗不开四”,乍听之下或许让人感到迷惑,但深入探究,却能发现其中隐藏的生活经验。一、门不朝三从字面上看,是说大门不宜朝向三个方位。
俗语文化历史悠远,尤其是一些经典俗语更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很多的俗语都是老一辈人智慧的结晶,而盖房方面也是有着很多的俗语,比如“接东不接西,接西矮一级”和“宁住孤单屋,不住簸箕房”等等的俗语,而在众多建房俗语里面还有这么一句“门有三不向,窗有四不对”的经典俗语,那么这句俗语究竟想要表达什么含义呢?
门是一个家庭与外界所连接的一个重要通道,所以不论是在城市里还是农村里,人们在建房时对于大门的设计是很有讲究的,而近几年来关于农村自建房大门的设计,有人发现有的人家一楼大门设置了“腰窗”,这个到底需不需要呢?
对于普通人来说,盖房起物真的很不容易,无论是农村还是城镇,都要花费一大笔钱,在选址和开工上也要找人来规划,以及对周边环境的要求,因为在这方面有着许多的讲究和禁忌,从古时候到现在也是如此,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经验,老祖宗们也总结出了许多俗语,目的是为后人提供一个参考价值。
无论是过去还是如今的农村,人们常常被诸多规矩束缚,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干,规矩讲究繁多。这既是一种习俗,也是一种文化,尽管毫无科学依据,但其中有些一直得以保留。例如,结婚的时候讲究门当户对。在传统观念里,门当户对意味着双方家庭在经济实力、社会地位、文化背景等方面旗鼓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