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全媒体记者 孟秀丽物理化学太难了?生物知识太复杂?一看书就困?看几遍还是看不懂?中学生们常有这个烦恼,而这个暑假,很多学生正在自学或补课物化生,总希望有些诀窍给自己打通“任督二脉”,让自己变身科技达人,轻松掌握学科要点知识难点。
6岁的双胞胎兄弟,用积木拼搭了一只能计数的跳绳的小猴,我也发圈晒了一把。结果,立马引来不同年龄宝宝的家长好奇:“这玩具值不值?”“我家3岁,你觉得启蒙机器人适合上什么课?买什么积木呢?”我的回答是:“至少可以一小时不喊妈,这点上还是很值的。
老外曾经趾高气扬地说:中国学生物理方面没什么成就,500名小学生在哈佛测验时,就数学水平很高,物理,化学,地理都不如美国的小学生。对于这样的的现象,很多国人表示不满,更有爱国人士义愤填膺,不愿意承认这一点,可事实就是如此。说起物理,确实是我们大部分家长以及当代孩子的一块心病。
文 | 米粒妈小初衔接一个最关键的因素,就是加入了几门新学科。而其中最容易拉开孩子们档次的学科,就是物理。米粒妈觉得,物理是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学不会的会在物理出现的时候出现成绩的明显下滑,而行的孩子,就会像杀出来的一匹黑马一样突出重围。
我们都清楚,相较于小学,初中的学习会新增众多科目。初一新增小四门,即历史、地理、政治、生物;初二新增物理;初三新增化学。若想让孩子喜爱这些科目,并能在 3 - 6 年中始终保持学习热情,依靠的并非看不完的资料、做不完的习题,更多的是兴趣给予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