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又监测到勺嘴鹬身影。号称“鸟中大熊猫”的极危鸟类勺嘴鹬全球仅存600只左右。即便是如此珍稀的鸟类,在我市也不是什么“稀客”。“自2013年以来,每年的候鸟迁徙季,在我市的红树林周边滩涂都能看到‘贵客’勺嘴鹬的身影,这里已然成为勺嘴鹬最重要的家园之一。
沿着广西防城港市绵长的海岸线,遍布的红树林在海风中摇曳,宛如一道海上“绿色长城”,树上白鹭翔集,树下鱼虾游弋,一幅展现生物多样的生态画卷尽收眼底。红树林,素有“海洋卫士”之称,在净化海水、保护海岸、防灾减灾、维护生态安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青年民警们到红树林保护区开展植树活动。唐运鹏摄植树活动现场。吴业庆摄青年民警们在滩涂上种下红树林树苗。吴业庆摄青年民警们到红树林保护区开展植树活动。吴业庆摄青年民警们在滩涂上种下红树林树苗。吴业庆摄青年民警们到红树林保护区开展植树活动。唐运鹏摄春风添新绿,植树正当时。
眼下,白鹭进入了繁育期,这是白鹭一年中最美的时节。成群的白鹭在广西防城港海岸边的红树林上栖息、梳理、踩背、孵蛋、哺育,构成一幅幅优美的生态图景。村民介绍,白鹭在这片红树林栖息、繁衍已经有20年左右,已经成为村民的好邻居,和谐相处。
在广西防城港市江山镇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有着我国唯一的边境红树林。8月24日,北仑河口国家自然保护区红树林。为了保护与发展红树林,当地平均每年营造并成活人工林62.5公顷,人工红树林面积呈逐年增加的良好趋势,这其中有不少是当地小学的少先队员们种下的。
原标题:留住“海上森林” 修复绿色希望防城港持续织密红树林生态“保护网”□ 本报记者 吴良艺 朱雨晨初秋时节,暑热不减,行走在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举目皆绿、移步皆景,郁郁葱葱的红树林如同碧绿的波浪一般连绵不断,生机盎然的景象宛如一幅秀美的“海上森林”画卷。
蓝天白云下,一大片茂盛的红树林望不到边际,在海陆之间筑起一道厚厚的“绿色堤坝”。红树林下的湿地里,红色的招潮蟹舞动着大螯从巢穴中钻进钻出,弹涂鱼、贝类等海洋生物随处可见,时而有鸟从天空飞过。这是8月24日,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在广西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访时看到的美景。
漫步在广西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栈道上,只见成片的红树林在海风中摇曳,白鹭于林间悠然地飞翔,轻盈而自由。“过去,人们对红树林还没有什么概念,由于围海造田、乱砍滥伐、病虫害侵袭等,红树林面积一度锐减。而现在,人们对红树林愈发了解、重视了起来。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谢洋 王羽璋8月24日,广西防城港市防城区江山镇中心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黄祖鹏介绍,学校坚持35年开展“海上森林小卫士”少先队活动。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谢洋/摄蓝天白云下,一大片茂盛的红树林望不到边际,与海水交相辉映。
很多人一听这个名字红树林都觉得它应该是红色,脑海中想象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都是这种感觉。其实不是,它是长在潮间带,陆地和海洋之间的一种特殊环境的木本植物的总称。全世界实际上有接近80种植物合在一起叫红树林。你想知道为什么它为什么叫红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