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直径最大的单护盾式盾构机、修筑深中通道海底沉管隧道的运输安装一体船……在昨天(9月22日)开幕的第十六届国际交通技术与装备展览会上,一大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大国重器”集中亮相,标志着我国超级工程设备的研发、制造整体水平,稳居世界前列。
作者:孙道壮国之重器立足于国,铸就于党,造福于民,不仅事关国运国脉,而且关乎民族兴衰。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国之重器,强调国之重器一定要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深入学习这一系列重要论述,对当前和今后工作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潮新闻 记者 张帆 通讯员 沈校中交二航局供图10月25日,在嘉兴海事局“海巡0781”艇和拖轮编队的精心护航下,国内最大双臂架变幅式起重船“二航卓越”轮顺利通过杭州湾跨海大桥北通航孔,抵达跨杭州湾的通苏嘉甬跨海铁路桥施工水域,“国之重器”为工程建设按下加速键。
2018年10月23日,横跨伶仃洋、总长约55公里的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运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大桥开通仪式时指出,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创下多项世界之最,非常了不起,体现了一个国家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精神,体现了我国综合国力、自主创新能力,体现了勇创世界一流的民族志气。
山东半岛最东端,威海荣成,三面环海。南端的沙滩海岸之上,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正平稳地运行着。这是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也被称为“不会熔毁的核反应堆”。
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完成太空“接力”,嫦娥六号探测器月背“挖宝”,福建舰成功完成首次海试,我国首个“地面空间站”正式运行……今年以来,“上天入海”的大国重器捷报频出。无论是享誉海外的“第一”,还是超越自我的“首个”,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从“图纸”变为现实,见证自立自强的奋进中国。
【来源:南方网】位于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科学城的中国散裂中子源,是中国第一台、世界第四台脉冲型散裂中子源,被称为“超级显微镜”,是当今人类深度探索微观世界的有力工具,也是中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生动注脚。相关装置。图源:南方plus国之重器,尽显“微”力。
位于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科学城的中国散裂中子源,是中国第一台、世界第四台脉冲型散裂中子源,被称为“超级显微镜”,是当今人类深度探索微观世界的有力工具,也是中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生动注脚。相关装置。图源:南方plus国之重器,尽显“微”力。
引言逢山开道,遇水架桥,是中国基建狂魔的真实写照,而想实现这一点,就必须要有大国重器的加持,挖隧道需要盾构机,架桥梁就需要架桥机。2020年11月,在福厦高铁湄洲湾大桥的建设过程中,体型巨大的“昆仑号”架桥机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点蓝色字关注“央视一套”新年伊始一大批令世人瞩目的“大国重器”正在加速推进📍珠江口旁,“梦想号”正在忙着为即将到来的首航做着各项准备。它将深入11000米,突破入海的新深度。📍黄海之滨,捷龙三号运载火箭即将执行海上发射任务。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真正的大国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新年伊始,一大批令世人瞩目的“大国重器”正在加速推进,全面展示中国科技的“硬核”实力,助力中国经济稳健前行,彰显蓬勃向上的中国力量。珠江口旁,“梦想号”正在忙着为即将到来的首航做着各项准备。
题:让大国重器出大成果——“中国天眼”的青年力量。如果只算大窝凼的现场团队,还要再年轻10岁。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是观天巨目、国之重器,实现了我国在前沿科学领域的一项重大原创突破。
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新闻联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真正的大国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新年伊始,一大批令世人瞩目的“大国重器”正在加速推进,全面展示中国科技的“硬核”实力,助力中国经济稳健前行,彰显蓬勃向上的中国力量。珠江口旁,“梦想号”正在忙着为即将到来的首航做着各项准备。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高铁修到百米海底探访全国最大水压最大埋深海底隧道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陈瑶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这对铁路建设者来说已是家常便饭。若要穿山越壑,潜江入海,能否依然沉稳应对?在广东虎门珠江入海口,建设中的深江铁路珠江口隧道正在书写“答卷”。
新年伊始一大批令世人瞩目的“大国重器”正在加速推进📍珠江口旁,“梦想号”正在忙着为即将到来的首航做着各项准备。它将深入11000米,突破入海的新深度。📍黄海之滨,捷龙三号运载火箭即将执行海上发射任务。今年,中国航天将完成多个航天重大工程,标注中国的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