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秋收时节,我国各个产区的水稻也陆续开镰收割,这也意味着我国全面进入水稻收割的季节。现在人们对于粮食,对于丰收已经不太关注了,然而华夏上下五千年,粮食供给充足、丰收无虞的历史却很短。人均493公斤 从吃不饱到吃得好 中国粮食成功逆袭1949年,我国粮食平均亩产仅68.6公斤。
齐鲁网·闪电新闻9月25日讯 又到秋收时节,我国各个产区的水稻也陆续开镰收割,这也意味着我国全面进入水稻收割的季节。人均493公斤 从吃不饱到吃得好 中国粮食成功逆袭1949年,我国粮食平均亩产仅68.6公斤。当时,粮食匮乏,“吃饱饭”成了最朴素也最奢侈的愿望。
最近有读者问:“袁隆平爷爷的杂交水稻养活了几亿人,为啥超市里买不到他的大米?”今天咱们就扒一扒这背后的“神仙操作”——原来,这口“吃不到”的饭,藏着中国人饭碗的终极安全感! 袁爷爷的超级稻,走的是“高产硬汉”路线。
2006年,时年76岁的袁隆平院士来到黑龙江进行调研活动,由我省著名的水稻专家潘国君陪同。据介绍,能到黑龙江看看是袁老长久以来的一个未能实现的愿望,恰好沈阳举办一个超级稻的研讨会,趁这个机会,我省的农业厅向袁老发出了邀请,请他顺道提前两天到黑龙江看看,为我省的水稻产业指点迷津。
9月22日,正值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在首届京东农特产购物节期间,为京东超市和袁隆平大米团队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在全渠道、品牌化、数字化、标准化管理方面展开全面合作,共同打造高质量农产品,帮助隆平农场种植基地的农民增收。
五常市位于黑龙江省南部,幅员面积7512平方公里,下辖24个乡,人口103万,先后获得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全国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市、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中国优质稻米之乡等多项国家级荣誉。
我是一个农民的儿子,还是我们村第一位考上大学的穷孩子,也是一名生活在农业大国的普通中国人。从大学毕业后参加工作,到去年安然退休,我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四十余年的全部历程,充分享受了改革开放带来的政策性红利。
我国考古学家曾推测,大约在一万三千多年前,人类就开始种植食用水稻,而早在七千多年前,中国长江中下游的居民就已经娴熟的掌握了水稻的种植技术,大米现在作为我们的日常主食,几乎三餐不离,中国的大米也是非常优秀的,在世界上还获得了许多奖项,这也离不开袁隆平老爷子做出的贡献。
21世纪出生的孩子们,大多没有经历过饥荒、没有挨过饿,也不知道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多么困苦。好在随时间推移,无论城镇还是大山里的孩子们都能接受良好教育,从小就已知晓“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这句话的含金量,生活中也懂得节约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