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采用概率比例规模抽样法,确定了3927个乡镇和街道作为一级调查点,覆盖率约为10%,在全国31个省级行政单位通过电子化方式共采集约14万份成年受访者样本数据,覆盖333个地级行政单位和2200个县级行政单位,最终有效样本量为118775。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吴霜 上海报道近日,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高金)与嘉信理财(Charles Schwab)联合发布首份《中国居民金融素养报告》,从货币与银行、收支与信贷、储蓄和投资、消费者权利和责任、财务规划、安全和保障六个维度对中国居民的金融知识和技能水平开展量化调
新民晚报讯(记者 杨硕)日前,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高金)与嘉信理财(Charles Schwab)联合发布《2023中国居民金融素养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这是双方自2022年启动的一项研究,旨在探索提升全国居民金融素养水平的有效方式。
7月1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发布了《国民金融素养白皮书(2022-2023)》。这份白皮书对我国国民金融素养水平进行了全面调研和评估,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白皮书显示,东部省份的居民金融素养较高,其次是中部省份,西部省份的居民金融素养最低。
来源:【人民网】近日,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中国居民金融素养报告》。报告显示,青少年和老年群体是金融素养教育和消费权益保护需重点关注的潜在弱势群体;收入水平提高并不能与金融素养提升画等号;金融实践能对金融素养水平的提升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4月16日,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和嘉信理财联合发布的《2023中国居民金融素养报告》显示,中国居民金融素养平均总得分为68.7/100。本次调研中,得分最高的地区为上海市,平均得分为72.0,蝉联第一。
7月19日,贝壳财经记者了解到,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导编写的《国民金融素养白皮书(2022-2023版)》(以下简称《白皮书》)正式发布,这也是量子之歌连续第三年支持《白皮书》的编订工作。
来源:【人民网】“近6成大学生持基不超过1年”“65.7%的大学生投资是为了学习”“有18.3%被调查的大学生表示已经对养老做出了规划或者行动”……在近期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的《2023年中国大学生基金投资调查白皮书》中,高校学生的金融素养备受关注。
新民晚报讯(记者 杨硕)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高金)与全嘉信理财昨天在沪联合发布第七年度的《中国新富人群财富健康指数》(《指数》)。新富人群是指年收入在12.5万至100万元之间、可投资资产在700万元以下的人群。该指数旨在追踪这一群体不断变化的投资行为和财富观念。
广州首批金融素养推广传播使者名单揭晓、一系列提升金融素养宣传产品重磅首发……6月15日是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日,以“种金融知识种子,开美好幸福花”为主题的广州市金融素养推广传播使者颁授仪式暨广州市全民金融素养提升行动启动仪式在广州重磅举行,旨在帮助提升全民金融素养,助力金融高质量发展
中新网北京7月20日电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日前发布的《国民金融素养白皮书(2022-2023)》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国民金融素养表现出较大的地区性差异,且与国民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年收入水平等特征密切相关。
界面新闻记者 | 查沁君界面新闻编辑 | “随着‘房住不炒’、资管新规等政策出台,许多中国家庭对如何进行资产配置有了新的思考,近几年能明显感受到国人对金融知识的学习需求在增加。”7月18日,在2023启牛学堂周年庆上,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副院长魏晨阳发表上述言论。
原标题:对股票、基金和理财产品等了解程度较低(引题)居民金融素养整体水平仍需提升(主题)中工网北京7月19日电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杨召奎)今天,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导编写,量子之歌(启牛学堂)、度小满等提供支持的《国民金融素养白皮书》(2022-2023)(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王峰北京报道“国民金融素养水平的高低会影响居民进行风险识别与应对技能,影响居民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近日发布的《国民金融素养白皮书(2022-2023版)》(下称“白皮书”)如此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