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感谢你我的缘分,可以在信息穿梭的洪流中,阅读或收听到我们与你分享的一些文章,今天,就与你一起聊一聊,当下环境中一个流行的热词:“躺平”,而在我的内心深处更多是期望,是你跟许许多多朋友们一样:拒绝“躺平”,活出自我的风采!
在《光明日报》连发评论《躺平不可取》《躺赢不可能》《奋斗正当时》和调研报告《青春,该以何种方式打开》之后,近日,《光明日报》教育周刊又围绕躺平、躺赢和奋斗三个关键词,推出《躺平绝非人生正途》《躺赢只会输掉人生》《惟有奋斗不负此生》三堂思政大课,引发高校青年热烈讨论。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总结回顾了一百年来不同历史阶段中国青年展现出来的精神风貌,并着眼伟大新征程,从理想信念、政治品格、人生态度等方面深刻阐明新时代中国青年应该有的样子,为广大青年更好地成长为党和人民需要的先锋分子指明了努力方向。
2023年春晚小品《坑》让“躺平”一词再次成为大家关注的话题,欢笑之余,亦引发更多思考。相比较部分当代青年的“佛系”,其实在我们周遭,也不乏有这样的的青年官兵,在工作上“差不多”,在荣誉前“无所谓”,在生活中同样“与世无争”。
作者:罗洪最近,“躺平”一词大行其道,部分青年干部也将“躺平”奉为人生哲学。在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浪潮中,“躺”字当头的态度、“平”字定调的业绩,不仅严重影响青年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还极大损害了党员干部在群众心中的良好形象,贻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
刘清华继“躺平”一词在网络“走红”后,“躺平”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踏入了人们的视野。“躺平”就是任由事情自己发展,破罐子破摔了。在这夏天的燥热慢慢褪去、万物趋于成熟的季节,年轻干部不妨在秋意盎然的时候感悟一番“拒躺之道”,结出累累“硕果”。“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此次调查在社交媒体通过分层抽样抽取了4556个出生于1990年至2005年的来自不同区域、年龄层和教育层级的活跃青年网民作为研究样本,爬取其2009年至2021年发布的贯穿其电子生命周期的所有博文近千万条展开基于监督型机器学习的大数据分析。
女,36岁,两个学龄孩子,家庭没有任何经济负担。今年8月份刚刚离职打算自己创业,身边有两个声音:1.年纪不小了,而且没有经济负担,可以提前退休,下半生以鸡娃为主。2.女人不论多大年纪都不能放弃对自我的追求,在事业上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