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步丈量民情,他们的“民情日记”这样写——莱州市程郭镇城市社区“民情日记”分享会为进一步提升社区网格员联系人民、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程郭镇不断深化“定岗网格”网格制度以及“民情日记”工作法,利用“民情日记”分享会等主题活动,扎实破解城市社区基层治理难题。
如今,一晃8个月时间,当初的信仰融进了每天日常细碎的工作里,融进了平川镇960平方公里的归属感里,更融进了与群众、与同事来来往往的相处里,我在农业生产、富民增收、人居环境整治等各项工作中不断锤炼,不断成长,努力让群众期盼照进现实。
“千万工程”和“浦江经验”不仅是“八八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锻造“重要窗口”的鲜明标识。作为基层干部,要把相关经验学习好运用好,自觉站稳人民立场,写好三本“民情日记”,扎根基层汲取养分。一是进得了门、说得上话,写好“民情走访日记”。
浙江日报 记者 程少波 阮帅 苗丽娜诞生于绍兴嵊州的“民情日记”,常记常新。从小本子到大数据,从乡村到城市社区、企业,如今,“民情日记”正书写更多的暖心故事。今日出版的浙江日报对此进行头版头条报道。嵊州市石璜镇雅璜村,驻村指导员胡佳薇到村民家里“串门”,记录民情。
身穿红马甲,带着一支笔、一本“民情日记”,入户走访、聆听民意,“行动快一点、沟通勤一点、态度好一点、业务熟一点”是全镇网格员们的行动指南,只有设身处地地站在人民的立场,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忧群众之所忧,才能干好群众工作,我们来到基层锻炼和服务的价值才能得以体现。
基层是人民群众生活休憩的家园,是社会治理最深厚的支撑,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响应国家“广大青年要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在青春旅途中磨砺成长,在各行各业以实干创造新业绩”的号召,我深知“行动最有说服力”,说一千道一万,不如脚踏实地好好干。
跟着手机上的导航绕了一圈又一圈以后,我身上起了微汗,看着距离并不远,怎么就是找不到。老朱一家不同于我的其他联系户,他们家住在县城的安置房,其本人患有糖尿病,每周都需要去做透析,他的妻子在外务工,两个小孩,一个在省城上大学一个在上职高,因此我与他们一家的联系基本以电话为主,偶尔也通过微信跟他妻子了解一下近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