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暨文化馆总分馆工作会议26日在市文化馆召开,会议主要任务是聚焦文化强市建设目标,大力推动非遗创新传承发展,推动文化馆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市文化馆馆长、市非遗保护中心主任黄晓丽部署了全年工作。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山歌舞蹈滋味浓,东西南北齐上阵……5月22日至28日是文化和旅游部开展的首个全国文化馆服务宣传周,音乐、舞蹈、曲艺、绘画培训,广场舞、大家唱、村晚、市民文化节等群众文化活动次第开展,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乐在其中。
【专家点评】“文化馆是干啥的?”过去,经常听人提出这样的疑问。由于文化馆功能定位不够清晰明确,文化馆的服务和活动往往在“小圈子”中打转而不为公众所熟知,老百姓走进文化馆的欲望不高,利用文化馆的需求不足,爱上文化馆更是无从谈起。
潮新闻 记者 陆遥 实习生 单予晴作家余华说起自己年轻时的往事,他非常羡慕当时县文化馆的工作人员,觉得他们可以整天在大街上“游玩”。当他如愿以偿调入文化馆后,第一天上班就迟到了两个小时,没想到自己还是第一个到的,顿时觉得“这个地方来对了”。
一个月前,一位50岁上下的长者找到我,想学习竹笛,在攀谈中,我了解到他是福建人,因儿时在当地文化馆接受过竖笛培训,从而产生了难以割舍的艺术爱好。至此我已经接触了6位来自全国各地因与文化馆的“结缘”而被打上艺术烙印的人。
来源:【运城日报-运城新闻网】“农民画呈现视角独特,选材内容多样,无论是场景还是人物,都给人一种阳光积极的冲击力。希望通过培训,能吸引更多绘画爱好者参与推广、普及,创作出更优秀的农民画,进一步用艺术的形式反映我市‘三农’发展的新貌。
从主要服务“一老一小”到提供全民美育的课堂文化馆如何在全民艺术普及中转型升级金红磊(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系主任、博士生导师)文化馆是面向社会公众开放,承担全民艺术普及和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功能、开展社会教育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5月20日至26日,在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指导下,聚焦“文化馆:人民的终身美育学校”主题,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中国文化馆协会联合主办2024年文化馆服务宣传周系列主题活动,发起广泛倡议。
文化和旅游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年末,全国共有各类文化馆(站)等群众文化机构43531个。为提高文化馆的公众知晓度、参与度和美誉度,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5月22日至5月28日,文化和旅游部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开展文化馆服务宣传周活动。
广州市文化馆成立于1956年,2023年搬至新馆,发展为群众最喜爱的网红打卡点。近十年来,广州市文化馆非遗保护部副部长董帅见证了广州市文化馆的变迁:从艺苑路一栋居民楼到海珠湖畔的全国最大文化馆、3A级旅游景区,参加活动的人也逐渐变得更加多元。
1955年,石景山区文化馆的工作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民读报纸、讲时事。 冯文冈 摄文化馆是集宣传阵地、业余学校、群众舞台、社会服务机构等职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群众文化事业机构,其工作内容可以分为馆办活动和文艺辅导两大模块。1949年至1956年,北京市文化馆事业整体呈上升趋势。
好戏连台的展示展演,弹眼落睛的非遗展览,老中青全覆盖的美育课堂,丰富的文化配送直播间……5月20日至5月28日,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将联合各区文化馆共同推出2023年上海市文化馆服务宣传周系列活动,邀请大家走进本市各级文化馆,共享一场文化的盛宴。
估计很多人有此疑问:到博物馆看文物,去图书馆查资料,进美术馆赏画作…2017年3月实施的《文化馆服务标准》指出,文化馆“通过面向社会,提供组织群众文化活动、普及文化艺术知识、辅导基层文化骨干、开展文化艺术教育培训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文化服务”,满足公民群众文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