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月20日电 (记者 陈杭)记者20日从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获悉,今年,北京供地计划安排建设用地供应总量3165-3665公顷,较往年基本持平,向重点功能区、产业园区、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等重点区域倾斜。
放眼全球,每一个超大城市都市圈几乎都走过功能从中心向外围渐次推移的路,最终形成梯度发展格局。顺义、大兴、亦庄、昌平、房山这5个平原新城,恰是从北京中心城区向外围发展的第一个圈层,内联中心城区、外携津冀。于北京而言,5个平原新城承载了超过3成的常住人口、近万亿元的GDP,举足轻重。
各区委、区政府,市委各部委办,市各国家机关,各国有企业,各人民团体,各高等院校:现将《关于深入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做好2024年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近日,中共北京市委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发布。《意见》明确,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各类耕地占用纳入统一管理,完善补充耕地质量验收和指标调剂机制。完善高标准农田建设、验收、管护机制。
自2017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正式批复《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以来,北京市进入减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存量国有建设用地的有效盘活是支撑北京新版总体规划实施,促进首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工作。
1月20日记者获悉,《北京市2025年度建设用地供应计划》已由市规划自然资源委联合市发展改革委共同印发实施。2025年供地计划安排建设用地供应总量3165至3665公顷,较往年基本持平,其中住宅用地安排955至1015公顷。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张敏 北京报道 近日,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印发《北京市2025年度建设用地供应计划》(以下简称《供应计划》),2025年北京供地计划安排建设用地供应总量3165至3665公顷,较往年基本持平。
人民网北京2月16日电 (记者李博)记者从北京市规划自然资源委获悉,为深入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推动新时代平原新城高质量发展,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充分发挥规划统筹引领作用,不断强化要素保障,加大规划和土地政策融合创新,有力支撑平原新城发展建设和各类重点功能区、重点项目落地实施。
本报记者 韩昱据北京市财政局网站消息,2月18日,北京市发行了一批地方政府债券,包括101亿元一般债券和462.9亿元专项债券,均为新增债券。462.9亿元新增专项债券的募集资金专项用于棚户区改造、土地储备、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等项目。
本报讯(记者 陈雪柠)记者昨天获悉,《北京市2025年度建设用地供应计划》已由市规划自然资源委联合市发展改革委共同印发实施。今年本市安排建设用地供应总量3165至3665公顷,与往年基本持平;安排城乡建设用地净减量任务540公顷。
新京报讯 据北京亦庄微信公众号,更新设备生产基地,打造全市首座“摩天工厂”;更新老旧厂房,构建“小而美”的创新产业园;更新腾退产业,建设令人期待的空天街区商业航天共性科研生产基地项目……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亦庄)挥城市更新之笔,擘画高质量发展的绚丽画卷,在《北京市城市更新条例
1月17日,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印发北京市2025年度建设用地供应计划的通知》。北京2025年度建设用地供应计划(以下简称“供地计划”)坚持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保持各地类总量稳定,优化各类要素空间结构布局,保障优势地区高质量发展。
8月6日,通州区漷县镇与北京东方医用气体有限公司举行签约仪式,签署了镇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监管协议和出让合同,标志着副中心首宗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成交。这也是副中心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健全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的有益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