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景观| 玻璃瓶里的伊甸园Terrarium最初是在全封闭的容器建立起的小型生态园,是一位热爱园艺的伦敦外科医生纳萨尼尔·沃德无意间发明的,希望内部依靠光合作用循环、能完全自主运转,曾在维多利亚时代成为风靡一时的实验、工艺甚至艺术作品。
关注“人在武汉”(v5daren),全面了解大武汉图|西蒙文|王镜还记不记得上次做手工是什么时候?儿时万花筒里的五彩斑斓还记忆犹新,但如今已经不再拥有自己的万花筒。现在有一种新型玩法——微景观制作,在玻璃罐内构造自己的小世界,可以把春天和童话世界带回家。
灵感来源“树桥”先将两侧的“地基”做好然后开始做“桥”的部分尽量选择一些天然的素材在缠绕的时候要非常小心基本骨架完成将骨架搬进事先铺好砂子和石头的缸中为了展现更自然的造景将后景的部分增加高度稍作调整本次造景采用无水开缸迷你矮珍珠包裹树根更贴近大自然的感觉注满水之后缸体有些发黄水清
我们饲养各种原生观赏鱼,如果鱼缸内能够有些许绿色,一定可以为整个鱼缸的造景平添几多意境,如果说在金鱼缸里培养青苔,那个其实并不难,特别是室外的水缸,只要有阳光、水质较为清新就可以做到,只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
这些开放式的玻璃容器,只需要维持良好的空气流通,空气湿度也会比较小,需要定期浇水,这些开放式的玻璃容器里面,湿度是比较小的,无法形成水循环,它们本身也更具有观赏性,可以搭配各种不同类型的植物,也比较适合栽培一些喜欢干燥和低湿度环境的植物,就比如栽培仙人掌和多肉植物,也完全没有问题
这个小缸跟着我好几年了,每年都要翻缸造景,今年想做一个简单容易打理的小景,不用二氧化碳这些复杂的设备。正如我的理念,造好玩好养的微水景。这是翻缸前的小缸,经过一个冬天,感觉很是凋零。选择的主材水榕,属于阴性水草容易打理。有水榕,沉木当然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