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区教科院教科所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项目负责人刘洁老师介绍,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和《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方案》,朝阳区各小学积极思考,稳步推进,基于“双减”背景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和深受学生喜爱的课程。
近日,佛山印发了《佛山市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试行)》,全面启动义务教育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11月28日,佛山市教育局在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乐从小学召开全市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动员部署暨政策解读会,全面部署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对新方案进行详细解读。
科教新报·新湖南客户端讯(通讯员 樊桂芽 李刚 叶耀华)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基于党的教育方针,小学阶段落实“五育并举”,实行“五育综合评价”势在必行。
根据近日山东省教育厅印发的《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指导意见》,山东率先实现省域内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全覆盖。省教育厅将有关情况作如下解读。为什么要制定《指导意见》?一是落实国家和省有关政策的要求。综合素质评价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制度。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教育评价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起源于素质教育的提出,丰富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学生发展评价的要求,深化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多元评价需要,服务于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聚焦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系列报道(一)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指出,“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双减”政策也明确要求,“考试成绩呈现实行等级制,坚决克服唯分数的倾向”。
“初一入学到中考前,我们会从多个维度对每一名学生的综合素质表现进行精细化评价,充分的数据能保证评价结果的全面、公正;评价分数公开透明,时时在线可查……”今年9月,在山西省晋中市寿阳县第二中学的新生家长会上,校长闫文珊照例详细解答了家长最关心的问题——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分数如何纳入中
评价研究,是助力新教师调整育人内容和方式的重要手段之一。研究评价就是研究学生、研究素养发展。“评什么、怎么评”对应的就是“教什么、怎样教”的问题。近几年,四川天府新区第七小学借助数字化学生评价研究项目,有效推动了新教师迅速理解学校、理解儿童、站稳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