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4月28日讯(记者 蒋新宇)4月26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约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通电话。至此,一直以来备受世界关注和期待的中乌领导人通话终于靴子落地。本次通话共涉及两大议题,中乌关系和乌克兰危机。
中国在许多技术方面存在许多不足,可以在尚没有完成学业,比如:发动机,算得上中国工业技术领域最后一根软骨。中国的工业技术最早从向苏联学习起步,后来又向西方学习,冷战之后,又转向俄罗斯与乌克兰学习。从表面上说,我们从俄罗斯处学的东西更多一点,其实论到传授技艺的态度,乌克兰完胜!
在世界上所有国家里,哪个国家对中国帮助最大?不是朝鲜,并非俄罗斯,而是乌克兰!2025年2月15日,在德国出席第61届慕尼黑安全会议期间,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应约,会见乌克兰外交部长瑟比加,对乌克兰正式公开表态。
中新网北京6月29日电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与乌克兰汉学家协会、乌克兰国家战略研究所、乌克兰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乌克兰外交部下属根纳季·乌多文科外交学院以及基辅国立经济大学于29日联合举办“中国与乌克兰战略伙伴关系十周年:成效与前景”视频研讨会。今年是中国与乌克兰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10周年,又适逢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乌克兰独立30年。
所以讨论乌克兰与中国的关系得从乌克兰独立后说起。当时乌克兰拥有核弹头1500多枚,是世界上除了美国、俄罗斯之后第三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但在1994年乌克兰主动销毁核弹,以无核国家身份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的讲话中,王毅谈及中国与乌克兰之间的战略伙伴关系,这传递出何种信息?王毅明确表示,中国与乌克兰早已建立双边战略伙伴关系,并强调这是在2011年就已经实现的事实。每句外交言辞都经过深思熟虑,具有特定含义。因此,王毅在此时提到这一伙伴关系的目的值得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