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中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太阳岛宾馆举行宴会,欢迎来华出席哈尔滨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开幕式的国际贵宾。宴会厅外,40名身着中外民族服装的少年儿童唱起优美的黑龙江民歌《乌苏里船歌》,用真诚美妙的歌声表达对国际贵宾的欢迎。
新华社哈尔滨1月11日电 题:赫哲族唱响新“乌苏里船歌”新华社记者马晓成“立冬下挂网,小雪打冰障。大雪钓冬鱼,冬至补网具。小寒大寒修理船,鱼楼肉满迎新年……”在黑龙江省同江市八岔赫哲族乡中心校一年级的课堂上,赫哲族教师吴宝文身着民族服装,领着孩子们朗诵描绘赫哲族渔猎生活的歌谣。
东北边陲,乌苏里江静静流淌,古老的赫哲族生生不息。20世纪60年代,一首悠扬的《乌苏里船歌》,让这个遥远而神秘的民族,变得“妇孺皆知”。鱼几乎占据了赫哲人生活的全部。男人以“下江能捕鳇”为傲,女人能把鱼皮缝制成衣服,孩子们的零食都是鱼……转眼数十载,赫哲族的生活变得怎样了?
在那遥远的东北边陲,黑龙江畔,流淌着一条名为乌苏里的江水。它不仅滋养了这片肥沃的土地,更孕育了一个充满神秘与魅力的民族——赫哲族。今天,咱们就来聊聊一首源自这片神秘土地、响彻大江南北的经典歌曲——《乌苏里船歌》。这首歌,不仅是一段旋律的流淌,更是一段文化的传承,一个民族的骄傲。
女声独唱湖南民歌《马桑树树儿搭灯台》湖北民歌《龙船调》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9月26日,解放军北京老干部活动中心携手中国东方演艺集团隆重举办《乐行山水之民歌中国》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将星闪烁大舞台专场演出。
“乌苏里江来长又长,蓝蓝的江水起波浪,赫哲人撒开千张网,船儿满江鱼满舱……”传唱半个多世纪的《乌苏里船歌》形象描绘了赫哲族的劳动生活场景1月6日赫哲族群众从乌苏里江畔的黑龙江省饶河县来到人气爆棚的冰城哈尔滨身着民族服饰在百年老街中央大街上载歌载舞向人们推介鱼和蜂蜜等家乡特产同时也
“乌苏里江来长又长,蓝蓝的江水起波浪,赫哲人撒开千张网,船儿满江鱼满舱……”2月7日中午,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太阳岛宾馆宴会厅外响起《乌苏里船歌》悠扬的歌声。40名身着中外民族服装的少年儿童,一同唱起这首黑龙江民歌,热烈欢迎出席哈尔滨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开幕式的国际贵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