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S Insight发布预测报告称,生成式AI技术的炒作正在减弱,运行成本不断上升,同时对技术进行监管的呼声增加,这些迹象表明该技术即将面临增长放缓。由于运行成本太高,微软首批生成式AI产品中的GitHub Copilot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Generative AI”是人工智能领域近期的热议话题,《福布斯》3月23日发文《探索生成式AI在各个领域的大量用例》,Gartner在总结2022年最有影响力的5项技术时列入Generative AI,Venture Beat则在3月20日更为直接指出《深度生成模型可以为人工智能提供最有希望的前景》。
·扎克伯格说,生成式人工智能“实际上将触及我们的每一个产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也将扩展到我们在元宇宙方面的工作,人们将更容易创造化身、物品、世界,以及将所有这些联系起来的代码。”“我们对AR眼镜的愿景涉及一个以人工智能为中心的操作系统,我们认为它将成为下一代计算的基础。
在竞技体育的赛场上,发令枪响,代表着运动员要瞄准目标,全力冲刺。大国科技竞争的赛场亦是如此。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当前,培育新质生产力为不少科技工作者,尤其是青年科技工作者指明了成长方向。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刚刚在上海闭幕,生成式(Generative)AI热度不减。德银研究显示,生成式AI在2022年第四季度S&P500公司业绩电话中被提及10次,2023年第一季度提及了159次,2023年第二季度提及了504次。
参考消息网8月9日报道据《日本经济新闻》7月20日报道,几十年来一种通行的理论认为,那些此前大多由中等收入阶层承担的工作将会被机器人取代,最终导致大量劳动者失业。另一方面,具备高技能的专业人士不仅能够利用数字技术提高劳动效率,还能借由互联网拓展更广阔的市场,向全世界输出专业服务。
中新网1月3日电 题:生成式AI在2022年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中新财经记者 刘育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所长何宝宏近日在一场“思享会”上表示,生成式AI(人工智能)在2022年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随着年初ChatGPT上线火爆出圈,公众对于人工智能的关注达到空前的高度。新技术浪潮给社会各界带来冲击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多争议和讨论:第四次技术革命是否会真正颠覆日常生活,人类是否有一天将被AI取代,人工智能技术在各领域的推广和应用带来的风险要如何应对?
为促进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健康发展和规范应用,4月11日,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了首份生成式AI产业管理办法——《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办法》,从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商的准入,到算法设计、训练数据选择以及用户实名和个人隐私、商业秘密等方面提出了相关要求。
·无论是模型还是应用,都离不开硬件厂商或云服务商,算力目前是最稀缺的资源,是大模型成本结构中最显著的部分,GPU是训练模型与加速推理的关键算力硬件,GPU的性能实际上决定了这个新兴行业的步调。但长期来看,人才对人工智能未来的影响超过了算力。
1月11日,达摩院发布《达摩院2023十大科技趋势》,生成式AI、多模态预训练大模型等技术入选。达摩院认为,AI正在加速奔向通用人工智能。生成式AI将迎来应用大爆发,极大推动数字化内容的生产与创造;多模态预训练大模型将实现图像、文本、音频等的统一知识表示,成为人工智能基础设施。
过去几个月,ChatGPT为人工智能技术按下加速键。这个聊天程序证明了超大参数模型和通用型人工智能的可行性,谷歌、亚马逊等巨头纷纷推出自主研发的相关平台,国内也已有十数家企业在该领域有所布局。它们被统称为“生成式人工智能”。
界面新闻记者 | 佘晓晨 界面新闻编辑 | 如果不是ChatGPT让大众感受到AIGC(AI生成内容)的神奇,一些技术公司不会这么快走到台前。作为一家为B端客户提供数字人解决方案的技术公司,风平智能第一次感受到外界对于行业高涨的关注度。
“只需要52.1元,就能还原逝去亲人的容貌并和ta聊天。”生成式AI技术的发展浪潮之下,与逝去的亲人“再见一面”似乎日渐成为可能。记者近日调查发现,用AI“复活”逝去的人,已经发展成了一门生意。在一些电商平台上,有不少做AI“复活”生意的商家。
随着生成式AI迅速渗透多个领域,其正为提升生产力开辟全新的机遇。2023年8月1日,全球咨询巨头麦肯锡(McKinsey & Company)发布《2023年AI现状:生成式AI的爆发之年》报告。元战略摘编报告重要内容,探讨生成式AI工具的广泛使用对生产力带来的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