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在北京举办了第二十七次全国发展改革系统研究院(所)长会,会议主题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彭森围绕“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与任务”发表演讲。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郭丽岩周五在“国是直通车”年度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会上表示,2025年,中国经济仍有多方面有利条件和支撑。郭丽岩在分析会上表示,第一,创新引领力。现在生产要素在加快向新质生产力生成的方向汇聚,各地对促进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强化创新的引领力高度重视。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直属研究机构,是国内唯一的以宏观经济理论和政策为专长的国家级决策咨询智库,主要为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心工作服务,同时面向社会提供咨询服务。2015年11月经中央深改办批准,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成为第一批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李金萍 深圳报道消费是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国家将2024年定为“消费促进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积极培育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
2024年12月11日至12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这为做好2025年经济工作定下了政策基调,备受国内外广泛关注。准确理解和把握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的内涵和要求,对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徐燕娜 沈彬彬12月5日,光大银行·2023(第16届)《浙商》年会在杭州举行。会上,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对外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李大伟就《当前经济全球化新动向及我国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具体思路》与现场嘉宾作分享。
创新驱动电力领域新型主体高质量发展赵晓东 王娟 刘坚(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背景下,我国正稳妥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新型电力系统是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载体。
潮新闻 记者 肖国强 嘉宾简介:黄汉权,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获得博士学位。
过去数十年,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极大促进了商品和资本流动、科技和文明进步。但近年来一些国家筑“小院高墙”、搞“脱钩断链”,以“产能过剩”为借口采取一系列贸易保护措施,阻碍外国物美价廉的商品进入本国市场。如何看待这样的行为?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贺佳雯 北京报道“三季度的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但是基础仍不牢固。”近日,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黄汉权在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召开的《中国宏观金融分析》2023年第三季度发布会上,对三季度整体经济形势作出判断,并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
中国日报10月29日电(记者 欧阳诗嘉)10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与宏观经济研究杂志社在京联合主办“中国经济怎么看”宏观经济形势研讨会(2024年秋季),会议邀请国内权威专家学者,围绕当前经济形势、一揽子增量政策以及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
红星资本局10月21日消息,在2024金融街论坛年会“金融赋能产业引领高质量发展”平行论坛上,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黄汉权指出,科技创新需要金融支持,即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畅通“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通过金融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可以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培育壮大新兴产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日前举办“宏观经济形势研讨会”】财联社8月3日电,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1日举办“宏观经济形势研讨会”。研讨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新兴制造业用电需求增长强劲,第二产业用电需求再次提速,上半年用电量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6.9个百分点。
6月27日,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组织召开中外嘉宾圆桌对话会,主题是“全球绿色转型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与合作机遇”。会上,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黄汉权致欢迎辞,他谈到了中国经济形势、新质生产力及新能源产业发展等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