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胆,黑熊或棕熊的胆。黑熊色黑,胸前有白V,以前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以东北及华北较多,现不详;棕熊色棕无V,主要分布在青海、云南、四川等省,北美居多。熊体格肥胖,外表笨拙,居住森林,能爬树、游泳。森林消失又遭大量猎杀获取皮掌,亚洲黑熊濒危。
这是上个世纪80年代活熊取胆的方法,惨无人道,现在在我国这是违法行为。然而活熊取胆并未完全禁止,只是方法变了,取胆汁的方法看起来更加人道,对黑熊的伤害更小,但毕竟还是从活熊胆囊内取胆汁,很多人表示无法接受。
随着中药生产情况的不断变化和人们对于动物药材的接受程度不断降低,越来越多的中药材在日常生活中难以接触到。但是患病又要治疗,究竟该怎么办呢?其实对于治疗一般性疾病未必需要珍稀的药材,很多常见的药材也有很好的疗效,何况药物之间的配伍也可以有效代替某些药物。
熊胆,为熊科动物黑熊或棕熊的胆囊。中医等亚洲传统医学认为熊胆汁有清热解毒、平肝明目、杀虫止血的功效。因此,亚洲各国都有延续数千年的杀熊取胆的传统。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熊胆的医药价值被逐渐证明并非不可替代;同时由于动物保护意识的觉醒,猎熊取胆的行为在近20年才逐步减少。
熊胆,顾名思义,就是脊椎动物熊科棕熊、黑熊的干燥胆囊,也有说法是取其胆汁。主要活跃于我国东北地区、华北地区、西北地区、四川、云南等地。云南生产的称之为“云胆”,黑龙江、吉林等东三省的称为“东胆”,其中东北产量最大,质量最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