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厦门8月11日电(林坤山 吕明)身着红色状元袍,头戴状元金花帽,40余位海内外青少年10日在厦门市朝宗宫体验了闽南版成年礼——“七娘妈生做十六岁”。在闽南地区,七夕也是纪念七仙女“七娘妈”的节日,孩子年满16岁时,家长要举行成年仪式,答谢“七娘妈”的护佑。
南安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市总工会主席陈倩、团市委书记吴凯熙、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政府侨务办主任洪清顿、市妇联副主席杨昭珍、市委台港澳办一级主任科员陈秋芳,市政府副科级督学王燕华、诗山镇党委书记黄保林、副镇长提名人选李瑞强、凤山寺管委会主任黄仕群、诗山中学校长洪伟强等出席活动。
导报讯(记者 曾宇姗 通讯员 林坤山 文/图)三百多年前,伴随着闽南先民下南洋、过台湾,“七娘妈生做十六岁”这一习俗在东南亚地区及台湾传衍。8月10日是农历七月初七,40多名来自台湾、金门、香港、印尼等地的少年相聚思明区朝宗宫,欢度了自己的成年之礼。
春雨滋润,春花烂漫,“超长寒假”在元宵的喜庆中结束了,昨天,孩子们迎来了新学期。泉州的学校有什么好玩、有趣、有特色的开学活动,一起去看看。地点:泉州第一中学开学第一天,初春的孩子们朝气蓬勃,满怀对新学年的期盼步入校园。校长、老师们则是早早来到校门口,为同学们送上新学期的祝福。
海峡导报·新福建客户端8月23日讯(记者 陈婧琳 王宇翔 通讯员 林坤山 文/图)8月22日是农历七月初七,沙坡尾朝宗宫为16岁青少年举办闽南民俗“七娘妈生做十六岁”成人礼活动。现场共有44名厦门、金门,以及印尼籍青少年参加活动。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今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七夕”因牛郎织女的动人爱情传说七夕节向来被视为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但七夕不止有“浪漫”“爱情”等标签从“乞巧节”“女儿节”这些别名同样可以看出七夕承载的多元文化意涵在闽南地区七夕节也叫“七姐节”这里的“七姐”就是闽南人俗称“七
今年是海峡论坛举办的第16个年头,在台海形势更趋复杂严峻的此刻,本届论坛更加受到两岸广泛关注。民进党“老狗玩不出新把戏”,老调重弹地抹黑攻击,阴阳怪气地“不乐见”岛内民众参会,但又故作姿态地“不会阻止”,一通“看不惯”又“干不掉”的可笑模样,引发群嘲。
东南网5月16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陈梦婕)13日,厦门朝宗宫举办两岸家庭拜契仪式。据介绍,闽南一带及台湾有拜契神明的传统风俗。在孩子幼童时期,一些父母会带着孩子到庙里立契,祈求神明收作义子(义女),以祈消灾纳福。
七月初七,牛宿戌时东升,跨过罗堰天田,邻女宿同辉。循规蹈矩的天体并不浪漫,它不泣离别的愁苦,不看冷暖的人间。但同时它又很悲悯,毫不吝啬地闪烁自己,在那些思念成湖的眼睛里处处留情。扎花亭,拜七娘七夕对于闽南来说格外特殊。
8月10日,农历七月初七,第十七届洞头·七夕民俗风情活动在温州市洞头区东屏街道举办,通过七夕成人礼、传说人物民俗踩街、渔家厨娘七夕村宴、七夕民俗晚会等系列活动,让游客在七夕民俗氛围中感受洞头海岛渔村魅力。当天下午5点,东岙沙滩游人如织。
明天是农历七月初七传说中牛郎织女鹊桥会的日子也是每年盛产狗粮的日子不知“七夕”天气给不给力答案来了——明天泉州依然有雷阵雨局部大雨有网友戏称还有民间传说七夕下雨和她有关闽南民间传说,七月七是“七娘妈”的生日,因而这一天称作“七娘妈生”。
潮新闻 记者 甘凌峰在“苍南树王”旁,赴千年浪漫之约,发出爱的告白;在夫妻峰下,体验集体婚礼,留下甜蜜回忆;在楠溪江畔,逛国风市集,感受传世宋韵……又是一年七夕。今年,温州各地结合地域特色,演绎出了逛创意文化市集、听国风音乐会、体验七夕乞巧、尝试非遗手作等国潮风的新民俗、新体验。
中新社福建湄洲岛9月17日电 题:两岸妈祖宫庙联手 促“妈祖信俗” 活态传承作者 叶秋云“台湾是妈祖信仰的密集区和重要传承基地。”17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妈祖祭典”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妈祖祖庙董事会名誉董事长林金榜,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如是表示。
台海网5月15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方艳艳 陈紫琳 通讯员 林坤山 文/图)春和景明,万物生发。5月12日(农历三月廿三),两岸多地举办活动纪念妈祖1063年周年诞辰。5月13日上午,厦门朝宗宫为台籍小朋友举行“拜契”仪式,寄托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与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