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忆“玉兔号”月球车 探月“嫦娥”张玉花:如果能登月,我想看看能不能修好它中新网上海12月20日电(郑莹莹)“啊......我坏掉了。”月球车玉兔2014年初在社交平台微博上发布的这条信息曾让人揪心不已。
3月4日,张玉花在月貌实验室介绍探月工程。照片均为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张建松摄3月4日,张玉花和团队成员在月貌实验室商量工作。3月4日,张玉花(左一)和团队成员在月貌实验室商量工作。3月4日,张玉花(右二)和团队成员在月貌实验室商量工作。
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火星探测,对于普通人而言高深莫测的三大领域却是张玉花的日常工作内容。她是上海航天第一位女性总指挥。拍摄:吕啸【编者按】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发,勇进者胜。建党百年,一代又一代奋斗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他们的精神激励更多人砥砺前行。
2021年2月10日19时52分,在距离地球1.92亿公里外的火星,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开始实施火星制动捕获主发动机点火。20时07分,探测器成功进入环绕火星轨道,标志着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绕、着、巡”三大目标中的环绕目标顺利达成。
11月30日嫦娥五号探测器组合体顺利分离下一步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将择机实施月面软着陆进行自动采样等后续工作新华社记者专访嫦娥五号探测器系统副总指挥张玉花来听听她的权威解读记者:您个人比较期待这次从月球上带回来什么样的样本?
中新网上海3月8日电 题:“嫦娥”张玉花:遇航天“盛年”、历“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火星探测”三工程作者 郑莹莹1990年,22岁的浙江姑娘张玉花大学毕业,来到上海航天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805所工作。
首先感谢大家的阅览 点赞 关注 评论走一走,活到九十九。小编先祝大家发财快乐,钱包永远鼓鼓的,财富源源不断!原来玉兔号是因为飙车太兴奋才停止工作的啊 ,看到这个月球飙车的操作人员,一下子觉得我在公司闯再大的祸都是小事儿。
6月11日,国家航天局在北京举行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首批科学影像图揭幕仪式,公布了由祝融号火星车拍摄的着陆点全景、火星地形地貌、“中国印迹”和“着巡合影”等影像图,这标志着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更何况,玉兔号可不是辆普通的“遥控车”,而是个身负重任的 “宝贝疙瘩”,它重达 136 千克的身体里装了一大堆价值不菲的科学设备,本身就是个移动科考站,每走一步就要停下来探测一番,这就更“飙”不起来了。从 2013 年 12 月 15 日登月到 2014 年 1 月 25 日报告故障的这 41 天里,玉兔号总共睡了 20 天。
“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順利度過了8日的月全食,進入了在月球上的第11個月晝。目前著陸器狀態良好,工作正常。巡視器,即‘玉兔’號月球車,已經超出設計壽命半年多。由於機構控制故障尚未排除,‘玉兔’實際是在異常狀態下‘硬挺’過了壹個又壹個寒冷的月夜,目前性能正逐漸退化。
来源:东方网东方网12月19日消息,曾被人问到:如果能去月球,你要做些什么?张玉花首先想到的就是要去看看她的玉兔号,还能不能修好。12月17日1时59分,嫦娥五号返回器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标志着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圆满完成。
一身胸前缀有国旗的工作装,一头干练短发,任何时候都保持微笑,瘦小身形之下蕴含着强大的力量。她,就是我国探月工程三期探测器系统副总指挥、天问一号探测器副总指挥张玉花,被同事们亲切地称为“花总”。航天这样一个需要耐得住寂寞的领域,女性本就不多,能够成功的女性领军者更是稀少。
原创 严益章 科普中国走在大街上,突然发现原本畅通的道路封闭了,伴随着一阵阵钻心的电钻声,相信不少人都曾被道路施工带来的问题所困扰。截至目前,我国市政供排水管道总长度已超 200 万公里,组成了一个个错综复杂的地下网络。
世界各国的神话中,与月亮相关的神多为女神;文学艺术作品中,月亮常常是女性的化身;而在以“嫦娥”命名的我国探月工程中,也有许多女科技工作者贡献着她们的智慧……在中国航天界,有这样一位敢想敢干、善作善成的“嫦娥”——30多年来,她几乎全身心投入到了中国航天事业。
1月3日的10时26分, 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东经177.6度、南纬 45.5 度附近的预选着陆区,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揭开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那么之前的玉兔1号的故障查明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