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经学家韦昭在这里作注说,“石,百二十斤”。“石”就是表示一百二十斤的重量。这里的“石”读“shí”,词义是引申特定含义:一百二十斤。《礼记*月令》仲春之月:“日夜分,则同度量,钧衡石,角斗甬,正权概。”意思是说,仲春日夜时刻均分的月份,要全面地校正度量的各级单位。东汉经学家郑玄作注说:三十斤曰“钧”,称量的秤叫“衡”,百二十斤曰“石”。“石”作为“重量”单位在西汉也是政府的官方规定的。汉唐以后,“石”一直都是重量单位。西汉用“石”作为粮食度量单位,有大石和小石的区别。
——记合肥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安徽名人馆》在被誉为合肥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安徽名人馆,每当凝视着数十位安徽最具代表性历史人物的巨型雕塑,老子、庄子、曹操、华佗、朱熹、包拯、朱元璋等赫赫有名早已熟知的古今先贤名字,一一呈现于眼前,仿佛正被穿越时空与先贤们面对面地对话,从而,情不自禁
说到历史上哪个朝代老百姓生活比较好,有人会觉得是汉朝,因为汉朝强盛,文功武治;历代史书上记载的往往都是王侯将相、天子帝王,老百姓往往都是以群体的形象出现,上层阶级在每个朝代各有各的富裕,底层老百姓的生活在各朝各代则各不相同:国泰民安的丰收年份老百姓可以衣食无忧,但在战火纷飞的战争年代老百姓则会流离失所、食不果腹。
太平盛世,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飞速发展和连年经济的腾飞,我们看起来平静的生活也正在正在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我们身边的细微生活更是如此,与之相应的是我们口头的词语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巨变。
诸葛亮一颗谋心,天下无人能敌。而曹操之子曹子建,一颗才心,也是世所罕有。君子人如玉,公子世无双。难怪南朝谢灵运说:“天下有一石(dan四声),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然而,曹子建虽是个难得的文豪,却做不了时运俱佳的政客。
位于洛阳市黄河岸边黛眉山是一座地质名山、爱情名山、多情之地, 自古就有“最适宜女子居住的温柔之乡”的美誉,从2004-2005-2006连续三年实现由省级-国家级-世界级地质公园的三连跳,其经济与社会效益也是突飞猛进,所缔造的奇迹至今都无法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