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设计师 Revinyl Eimis 自认是黑胶唱片的疯狂粉丝,所以才在工作之余搞起了创作,模仿自己最热爱的十几个唱片主打图案,作出了一整套酷炫十足的复古唱片挂钟,比如迪伦、列侬、杰克逊的经典专辑和形象,光看着就让人热血沸腾。
在数码统领的时代,黑胶唱片这种老物件已经变成了古董,并作为藏品被爱好者珍藏起来,而黑胶唱片作为一种声音和音乐的载体几乎占据了整个20世纪。艺术家兼治疗师Sara Roizen却不是拿黑胶唱片来听音乐。而是在上面作画,变成了一件艺术品。
中秋节,是中国重要传统节日之一,体现了中国人对于团圆、平安的美好祝愿。2022年中秋佳节之际,十八数藏联合华韵传媒,与新华社媒体融合生产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携手推出“一轮明月·中秋正临”中秋节黑胶唱片典藏数字藏品—由新华社媒体融合生产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与中国音网共同修复的《妆台秋思》、《黄叶舞秋风》经典黑胶唱片,9月9日限量发行。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星源厚实的奶油将蛋糕坯层层包裹,再均匀地涂上一层果酱,用数颗个大饱满的草莓作为点缀,这份诱人的草莓蛋糕成了今冬烘焙界的“新流量”。看似普通的蛋糕有什么过人之处?秘诀在作为容器的黄色旧搪瓷盆上。
极目新闻记者 王永胜3月4日,武汉市江汉区华发中城荟的黑胶星球店内,众多黑胶唱片爱好者端着咖啡,听着怀旧音乐,度过惬意的周末时光。据了解,相较于使用手机听音乐,黑胶唱片更有仪式感。黑胶唱片在封面和一些限量版的彩胶设计上都很考究,更像是一个刻有声音的艺术品。
黑胶唱片作为一种声音和音乐的载体几乎占据了整个20世纪,到了1983年黑胶唱片依然占据了44.6%的市场份额。然而,次年CD的诞生以及Walkman的兴起,导致大量黑胶唱片公司倒闭。如今,黑胶唱片更多的变成了一个时代的记忆,购买黑胶唱片也变成了一种情怀。
繁华、热闹、港风,是刻在很多深圳人DNA里的“罗湖印象”,事实上,真正的罗湖远比你知道的更加精彩。“罗湖GO精彩”系列推文带你穿梭罗湖的大街小巷,聚焦消费、生态、休闲、娱乐、文体等多方面,展现城区焕新面貌,挖掘城区多元魅力,寻找、感知、描画罗湖生活的千姿百态。
在现在的音响展上,我们依然可以看到非常多的黑胶作为音源展示的系统,并且在很多大烧的家中,我们也经常可以看到黑胶或者开盘这类模拟系统作为主力的音源系统,而CD虽然更常见,但是对于顶级的Hiend系统来说,用户们好像还是更加偏向于黑胶系统,这是为什么?
当家电家居一体化成为新趋势,电视也被年轻人赋予了新角色——从观影设备逐渐演化成客厅的装饰品,不仅得好用,更要好看。近年来,天猫上就有这么一批品牌,索性把电视做成艺术“摆件”,摒弃了传统电视的“大背包”和厚边框,把电视做成可以挂在墙上的艺术壁画,放在客厅可以移动的“艺术陈列品”。
当然还有些朋友只是满足于拥有,作为收藏或摆件购买唱片,并不开声。纯装B的方法很多:例如家居装饰店售卖的仿民国时期的留声机,还有数码店或者山姆会员店销售的黑胶音响一体机,或者是购买一台最入门的黑胶唱片机然后连接马歇尔JBL,BOSE,B&O这样的蓝牙音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