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记者李墨、吴坚、金凌云、刘曙松)根据长江水利委员会7月14日的调度令,三峡水库开启9孔泄洪,全力迎战“长江2024年第2号洪水”。泄洪时的三峡大坝是什么样的状态?这座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又是如何迎战洪峰,守护长江安澜的呢?
前言每年到了夏季,有两件关乎民生的事情就会备受关注,分别是干旱与洪涝。“一年旱涝看夏至”就是针对这一情况,所流传下来的一句老话。意思是到了夏至这天,晴天就表示接下来的天气会异常炎热,可能会出现干旱现象。反之是雨天,接下来就可能连日多雨引起洪涝。
泄洪“奇观”背后的隐忧这两天,是不是好多人的朋友圈都被三峡大坝泄洪的视频刷屏了?那雄伟的景象,那澎湃的水流,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一股凉意,简直堪称21世纪的“观潮胜景”啊! 以前,咱家老百姓提起看大水,那都是心惊胆战,生怕一个不小心就家毁人亡。
湖北日报讯(记者戴文辉、通讯员李洋)长江流域正处于“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7月16日至8月15日),历史上长江流域性大洪水大多发生在此期间。7月20日,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三峡集团联合组织媒体探访三峡大坝,复盘前期防洪工作,分析近期防洪形势。
7月14日开始,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调度三峡水库增加出库流量至43000立方米每秒。当前,三峡水库共开启9孔泄洪,在确保长江中下游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加快降低三峡水库水位,腾出防洪库容,为应对“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长江上游可能发生的大洪水做好准备。
本报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朱娟娟)记者从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以下简称“长江委”)获悉,长江流域7月16日将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长江委发出调度令,调度三峡水库分别于7月14日13时、14时、19时各增开1个泄洪孔,增加出库流量至4.
7月14日19时,根据长江水利委员会调度令,三峡水库增开3个泄洪孔至9孔泄洪,出库流量增至4.3万立方米每秒,抢抓当前中下游降雨偏少机遇,腾出足够防洪库容,应对“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长江上游大洪水的准备。
万里长江自西向东流去,到四川盆地东沿犹如一把利斧劈开巫山山脉,形成雄壮险峻的长江三峡。“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风从三峡来,带着时代的磅礴。三峡人7月15日,湖北宜昌秭归县坛子岭观景平台水雾弥漫。
极目新闻记者 庞正实习生 但愿7月14日,极目新闻记者查询长江水文网发现,当日19时,三峡水库水位166.25米,出库流量为43600立方米每秒,已开启九孔泄洪。据悉,预计15日三峡水库将再迎来一次洪水过程。记者注意到,7月14日15时,三峡水库水位166.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重庆12个区县遭遇大暴雨,35条河流出现超警戒水位洪水,重庆正在经历今年最强暴雨天气过程。除此之外,“长江2024年第2号洪水”形成,三峡水库已经开四孔泄洪。暴雨下的重庆,正在如何应对汛情?长江上游,又如何应对强降雨?
湖北日报讯(记者戴文辉、通讯员李洋)长江流域正处于“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7月16日至8月15日),历史上长江流域性大洪水大多发生在此间。7月20日,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三峡集团联合组织媒体探访三峡大坝,复盘前期防洪工作,分析近期防洪形势。
大皖新闻讯"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作为中华民族的世纪工程,三峡工程在1994年正式开工,到今年正好30年。今年6月,长江全面进入主汛期。水利部积极行动,通过组织防洪调度演练和强化三峡等巨型水库管理,全面提升长江流域的防汛协调联动和实战能力。
中新社宜昌7月12日电 (记者 郭晓莹 董晓斌)“长江2024年第2号洪水”11日至12日抵达三峡水库。据长江水文网实时水情显示,12日14时,三峡入库流量达54000立方米每秒,出库流量33900立方米每秒,近四成洪水被拦蓄于水库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