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李悦 记者 蒋肖斌“曾经的红衣少年,如今的白发先生,留德十年寒窗苦,牛棚杂忆密辛多。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这是“感动中国2006年度人物”给季羡林的颁奖词。
最近一直在看季羡林的这本散文集《时间从来不语,却回答了所有问题》,看到第二篇【岁月从来不言,却见证了所有真心】这里”Meyer一家‘’这集,总觉得季老跟这位德国女子之间会有点什么故事,但奈何篇幅很短,只提到短短几笔,但是因为女子一般对这方面是敏感的,能感受到季老心里对这位老子的不一般。
作者于青与季羡林先生有近二十年的近距离接触,在大量真切感人的第一手资料里,全面立体地展现了先生对故土的眷恋和赤子报国的情怀、广博精深的学养和精神世界的磊落。留德归国后,季羡林应北京大学之聘,担任梵文讲座。
别说学霸,就是季羡林去了都得延毕!其实我同事就是德国留学,她说巨难毕业,她本来是计划4年的,结果读了6年,她从小还是算别人家的孩子那种,当时读书读的真的都抑郁了,现在回忆起读书时的那段时光,天都是灰的。
不过他这一派啊,对我以后很有影响,如果是把我派到图宾根大学,图宾根那个地方没有汉学,也没有印度学,我就不可能后来研究这些专业。乔冠华在图宾根大学,就靠在清华大学哲学系念的那点知识,勉强拼凑了一篇文章,只用了一年就毕业了。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编者的话:东西德统一后,德国给人留下“光鲜印象”:一半的国土面积和人居环境掩映在绿荫之中;规则和制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融为一体;出门有奔驰、宝马,回家有博世、西门子;孩子们轻松架起鸟窝,养老院中的老人向路人摇手致意……但近些年,德国人也意识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