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包括中华文化圈的地区,和欧美其他国家有一个非常大的区别,那就是中华文化圈非常重视孝道,所谓百善孝为先!在国外,子女成年后,一般会离开父母居住,之后也很少和父母聚在一起。但是国内不同,我们中国人对待父母长辈比较亲近,经常会陪伴父母。这就是我们世代相传的孝道。
在人类的眼里,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但古代的时候有一种,对待老人及不人道的方式,就是将活人封死在坟墓里,被称为瓦罐坟,众所周知,人去世后会建一个坟和墓碑,但在古时候,活人竟然也能住到坟墓里去,而住进去的人都被称为无能人,无能人的意思并不是说没有能力,而是说60岁以上没有劳动力的老人,因为在古代,人类主要是以农耕为主,一旦不能下地干活,基本上生活就没有来源,对一个家庭来说,就负担不起了,一般没有劳动力的老人,就只能选择等死了,所以衍生出了一种陋习,就是建一座坟墓,坟墓留一个口,然后将老人带进去,让老人的吃喝拉撒都在坟墓里,家人每天会来送一次饭,但是每送一次饭就会往坟墓的口上加一块砖,直到坟墓被堵死,里边的人出不来,但是基本上过不了多久里边的人也就死去了,这种活埋无能人的陋习,曾经在河北一带盛行过。
当日是这老妇的60大寿,但眼前众人并不是来给她祝寿的,而是来送她上路。从前在此风俗盛行的地方,老人60岁那天就会被子女们送入提前修好的坟里,这种坟一般会选在山上修建,三面封死,留一面开口,里面的空间正好可以容纳一个成年人,由于外形很像瓦片,因此得名。
瓦罐坟如同瓦罐一般,是拱形的砖坟,相传老人岁数过了60岁以上,就要将老人送进坟墓中,每天送一次饭,便在这坟墓上多砌一块砖,而送365天后,恰好365道砖,就这样将坟封死,而困在坟中的老母亲,没有了食物便被饿死在其中。
清明节马上就要到了,在小编的家乡就看到这些天,陆续有人已经开始扫墓祭祖了。当然了更多的是去自家的祖坟修整一下,把进山的路给清理出来,然后再把祖坟四种的杂草、野树等给清理掉,这样方便到时候清明节去扫墓祭祖。说到清明节祭祖扫墓,其实自古以来在民间的规矩也是比较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