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内热表现,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知道,内热到底是从哪来的?孩子是个急脾气,遇到点事情是着急上火,或者受身边事物影响,使孩子情绪不安,不稳定,如果长时间不开心,就会导致气机不畅、产生了气郁,郁久也会化热。
作息不规律、长期熬夜,导致肝脏阴血耗伤,人体阴阳失衡,内热旺盛,就会出现口干、咽干、烦热、便秘、腹胀、痤疮等所谓“上火”表现,其实是我们常说的“阴虚火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主管中药师黄楚燕为大家推荐一款阴虚火旺、熬夜必备的食疗方。
北风呼啸,寒气逼人,很多人以为冬天只需要驱寒保暖就可以了,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健康问题——“内热”。是的,别以为只有夏天才有“上火”,冬天的内热同样让人倍感煎熬:口干舌燥、咽喉肿痛、睡觉打呼噜、嘴唇干裂,甚至有时候你发现,自己的身体就像一台“过热的电脑”,负荷过重,随时可能罢工。
伏天除了高温炎热以外,今年的雨水也很充沛,下雨过后的气温反而更闷热潮湿,现在又是放暑假期间,许多孩子白天都会呆在室内,减少外出,只有等太阳下山时才会出门走动,一冷一热,寒暑往来,特别容易感冒发热,因为温差大,体质偏弱的老人孩子稍有不注意就中招,所以我会推荐宝妈们平时也可以煲这碗“三根汤”,给老人孩子预防暑热引起的发热等症状。
大家有没听说最近我们中医界出了个“乌梅饮”,爆火了现在。不过,我根据这个火爆的乌梅饮,改良了一个适合孩子喝的“小儿乌梅饮”,如果家里的孩子有积食、内热、腺样体肥大、视力下降等问题,家长们就更要看看,学一学了。
“孩子这几天胃口突然变差了,舌苔非常厚,早上起床嘴巴臭臭的,之前每天都排便,最近三四天排一次,孩子这是怎么了?”上午收到一位家长朋友的留言,其实啊,这些症状都是积食的表现,如果不及时消食导滞,很快就会化热,发烧、咳嗽、扁桃体发炎等等。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有积食内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