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 产业振兴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我国乡村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作为世界农业强国,德国在有机农业、数字农业等现代农业发展,以及工农良性循环互助等方面进行了长期探索和实践,对我国产业融合发展具有一定启示意义。德国大力发展有机农业和休闲农业,加快推进农业数字化。
4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茂名高州根子镇柏桥村视察时,对乡亲们靠发展荔枝特色产业推动乡村振兴表示肯定,指出“农村特色产业前景广阔”,为广东促进共同富裕、推动乡村振兴指明了方向,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17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要推动乡村产业提质增效,做好“土特产”文章,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完善联农带农机制,促进农民增收。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推动产业振兴,关键要把“土特产”这3个字琢磨透。
发展是硬道理。而实施产业振兴是实现全面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如果没有相关的产业,一切所谓的乡村振兴,都是“花拳绣腿”和“空中楼阁”,道理很明显,经济基础决了一切,而产业发展是创造财富的根本。产业振兴,特色是亮点。乡村振兴,产业先行。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但部分地方培育富民乡村产业时,存在急功近利的“拿来主义”思想,跟风随大流,盲目“高大上”,动辄提出连片打造数万亩乃至数十万亩特色种养基地,结果由于不切合实际,导致产业“水土不服”。
来源:经济日报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健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长效机制。从各地实践看,乡村振兴要打好产业发展的“持久战”,关键要在乡村产业发展上精准发力,打好特色牌。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强调“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并作出重要部署。新的征程上,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需要以更有力的举措加快发展乡村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