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陈远扬“江夏乃吾祖之源,忠孝即吾氏之风。”1992年,四川资阳安岳县黄氏家族重新撰写的祖先谱志上,写有上述两句话。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黄氏先祖由贵州镇远府施偏县中里七甲入川,此后在安岳等地繁衍生息300余年。
这些诗句不仅是黄氏族谱中的珍贵遗产,更是历代黄氏宗族智慧与文化的结晶。回顾黄氏族谱内外八句诗的源头,从战国时期至唐宋时代,不同历史时期的黄氏先贤们,在不同的境遇下,创作了一系列变体诗篇,以表达他们对家族、对传承、对未来的期许与祝愿。
(河源东源:黄氏双江七大房轮流接祖,优良家风传承600余年,时长共17秒)河源东源:黄氏双江七大房轮流接祖,优良家风传承600余年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清明节慎终追远、缅怀先人的日子。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化我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对党忠诚纳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把爱家与爱国统一起来, 培育优良家风,树立家国情怀,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落细落小落实,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机制建设,宁德市妇联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展播闽东好家风好家训,弘扬优良家风家训文化,在闽东大地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以家庭文明建设的新成效助力宁德高质量发展,以优异成绩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潜光隐德 赫赫无名“他,恰是有为而埋名的人生,就像他负责设计的潜艇,久久地潜进深深的海洋,是赫赫的存在,又是无影的存在。”这段文字来自20世纪80年代末的一篇报告文学,《赫赫而无名的人生》。文中赫赫又无影的存在,说的就是“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风家教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二中院推出“清风传家”栏目,由法院干警讲述百家姓中的家风家训故事,旨在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红色家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教育、引导党员干警见贤思齐,从中汲取人格力量,自觉做修身律己、廉洁齐家的表率。
黄氏子孙遍布世界的五大洲、四大洋,可以说有人的地方就有黄家人坚毅的身影,就有黄氏家族精神的传承与延续。黄家书院的建成是敦亲睦族的精神纽带,是弘扬先辈祖德的神圣殿堂,是凝聚黄氏后代对宗族深厚情怀的力量源泉。
值此盛世,为传承家族文化,弘扬先贤祖德,促进社会和谐,再创家族辉煌,巫山黄福义后裔完成二修宗谱,于2020年1月12日,农历己亥年腊月十八日,重庆巫山、江夏黄氏二修宗谱分发仪式,将在重庆巫山县、骡坪楚阳、挽草堂隆重举行!
一座古厝就是一部家族史,位于闽清县池园镇宝新村的新厝,就见证了居住在这里的黄氏宗亲的发家史和历史文化传承史。宝新新厝位于闽清县池园镇宝新村403号,由黄家先人于1899年始建,占地面积两千六百多平方米。建筑包括正厅、书院、八扇、土楼、外横厝等结构,是清末土木结构的四合院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