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日报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健全,养老服务投入明显增加,基础设施和老年友善环境建设有了长足进步。但由于人口老龄化“城乡倒挂”、农民支付能力不足以及农村养老服务的可达性较差等原因,农村养老服务一直是民生保障领域“短板中的短板”。
在我国,每年提升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已经成为惯例。然而,即便养老金年年上涨,农村退休老人每月的养老金收入依旧少得可怜。2025年,全国财政会议建议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如果按照每人每月增加150元计算,全年共需增加财政投入约3000亿元。
嗨,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的节目,今天咱们来继续聊一聊农村老人的养老情况。我国已经进入了人口老龄化时代,老年人数量的增多让我们国家的养老问题变得非常严峻。不过,相比起城市老人,更需要关注的其实是农村老人。
来源:【华声在线】陈文华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生活在农村的60岁及以上人口有1.2亿人。相较于城镇地区,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程度更深、速度更快,而农村也是我国养老体系的薄弱环节。为了应对农村的老龄化难题,各地都在进行积极探索。
来源:人民网-河北频道 人民网石家庄1月14日电 (朱延生)今年的河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展社区支持的居家养老,扩大普惠养老服务。”河北省政协委员、邢台威县政协副主席赵增军接受采访。受访者供图“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河北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增长。
#头条深一度# 2024第N种回顾方式最近一段时间,关于养老金的话题一直活跃在各大公众平台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继去年12月中央会议上提出要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之后,1月5日举办的中央经济论坛上,中央研究院专家又发声,提议将农民养老金提高到800元。
中新网太原1月19日电 (记者 李庭耀)“发展农村养老服务,推动农村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事关亿万农村老年人的幸福生活,事关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19日,正在进行的山西两会上,山西省政协委员,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建成建议,推动农村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
【大河财立方消息】1月9日,国新办就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有关举措举行发布会。在促进养老服务发展方面,财政部下一步有哪些举措?财政部社会保障司负责人葛志昊介绍,下一步,财政部门将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精神,在以下三个方面持续发力。一是进一步加大投入。
根据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当中明确定调,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目前参加城乡居民养老金的人群,大多数是来自于农村地区的农民群体,所以作为农民来讲,2025年也将会迎来养老金待遇的提高。
农民是我国的重要劳动力和经济支柱,他们的辛勤劳动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农民的养老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为了让老有所依,病无所忧,我们应该适当提高农民的养老保障。 首先,我们应该加强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