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 记者 席韶阳 通讯员 王筱】近年来,随着触网年龄的不断降低,未成年人沉迷于网络游戏,在家长不知情的情况下,动辄花费上万元为游戏充值、过度消费的情况越来越多。而家长想要游戏退款则面临举证困难等难题。下面的案例就颇具代表性。
潮新闻 记者 杨一凡“妈妈10年没买新衣,11岁儿子网上充2万”“男孩玩游戏充值2万,父亲连扇自己耳光”……这都是今年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实案例。此类未成年人网游消费问题引发舆论关注背后,主要是面临着举证难、责任归属难划定等痛点,导致争议不断、维权困难。
最近,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服务消费管理要求》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稿)。这是国内首个未成年人游戏退费的规范性文件。虽说是一个行业协会的团体标准,但后续可能被吸收为行业或国家标准,因此,这份文件引起游戏行业与很多家长重视。
最近,家住昆明官渡区的包女士,向我们以案释法栏目反映,自己9岁的女儿玩手机游戏,竟然充值了近19万元。9岁女孩充值近19万玩手游父母退款遇困难包女士:“小孩9岁。”记者:“她是什么时候玩的?“包女士:“3月份,四款游戏一共花了差不多19万。
来源:北京青年报 未成年人“打赏门”事件屡见不鲜,有家长误认为只要以“未成年人打赏”为由向平台申请退款便可挽回损失,但事实并非如此。5月27日,媒体从北京四中院获悉,一起未成年人二次打赏主播案审结,10岁男孩小宇(化名)的妈妈追讨孩子打赏主播的14万元,终审未获法院全额支持。
2024-04-12 16:53来源:未来网 链接已复制字体:小大近日,“男孩玩游戏充值上万元,父亲连扇自己耳光”一事引发热议。9岁男童玩蛋仔派对10分钟充值6400元,几天内累计充值达1.38万元,男孩父亲知晓后开始自扇耳光并将视频发布至互联网。
近日,崔女士向澎湃质量观投诉平台(https://tousu.thepaper.cn)反映,12岁的侄子从1月份开始用爷爷的手机向巨人网络太空杀游戏充值游戏币,截至2月7日已充值49笔,累计16725元。
5月30日,北京互联网法院发布《未成年人网络司法保护白皮书》。其中,未成年人非理性网络消费低龄高额的特点引人担忧。那么,未成年人玩网游超额充值能不能退费?如果能的话,能退多少?这一广受关注的问题迎来破局。
“我家6岁的儿子玩手机游戏充值了2万多,你们能不能帮帮我?这可是我的血汗钱啊。”4月24日,武汉的江女士向长江云新闻求助,她在申请未成年人充值全额退款时,却遭遇了困难。6岁男童13分钟充值7776元玩手机游戏充值24241.
11岁男孩抽盲盒,10天充值4万元;不仅中小学生沉迷,六七岁幼儿也上瘾……最近,网易旗下一款名为《蛋仔派对》的手游,引发了投诉潮。有多位家长向记者反映,自家孩子为了游戏里五花八门的皮肤和抽盲盒,瞒着家长多次充值。家长想要维权退款,却发现难上加难。
央视网消息:随着我国网络游戏产业快速发展,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沉迷问题引起广泛关注,尤其是未成年人充值游戏后的退费问题。5月28日,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了《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服务消费管理要求(征求意见稿)》团体标准,为解决未成年人游戏消费退费纠纷提供了参考。
5月28日,中国互联网协会出台《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服务管理要求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标准》),首次提出细化退费标准和建议,根据各方过错情形,明确划分了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监护人等责任方的担责比例。《标准》的出台颇受行业关注,填补了行业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