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未病测评首席科学家张启明教授亮相CCTV-1《生活圈》栏目,科普中医养生知识。《生活圈》是CCTV-1在2016年推出的全新的“融媒体”生活服务节目,是目前国内上星卫视中唯一一档基于微信朋友圈理念设计的升级版电视栏目。
央广网北京7月5日消息(记者 郭彦伟 实习记者 华君怡)在追求健康长寿的道路上,许多人常将“老来瘦”视为身体健康的标志。然而,过度追求“老来瘦”可能忽视了潜在的健康危机——肌少症。什么是肌少症?肌肉为什么会丢失?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得了肌少症?
央广网北京5月31日消息(记者 智陈阳 实习记者 郑洁怡)在《黄帝内经》中记载着“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这句话,提醒着我们对疾病的关注不应仅局限于患病后的治疗,更应注重疾病的预防。那么,究竟什么是未病?什么是已病?针对未病和已病的检测分别有哪些特点?
央广网北京9月27日消息(记者 郭彦伟 实习记者 徐佳雯)秋季皮肤过敏不可小觑,它不仅影响日常生活,也可能带来严重的健康风险。9月26日晚,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郑玲玲做客《央广营养课》直播间,给大家带来了实用权威的护肤指南。
央广网北京5月30日消息(记者 智陈阳 实习记者 郑洁怡)生活中,尿酸高可能会带来诸多困扰和健康隐患。当尿酸在体内堆积,关节疼痛、红肿等不适症状可能随之而来。那么,高尿酸会经历哪几个发展时期?如何通过一些小窍门来降尿酸?
央广网北京6月8日消息(记者 郭彦伟)常言道:“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这里的“饿”指的是没有吃饭时的一种感觉,即显性饥饿。可是,你知道吗?有一种因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而导致的隐性饥饿却在悄悄危害着你的健康。究竟什么是隐性饥饿?如何摆脱隐性饥饿?
央广网北京8月8日消息(记者智陈阳)近期,我国多省市出现强降雨天气,连续雨水使空气中的湿度逐渐加大,这样的天气下,不少人感觉头昏脑胀、四肢酸软、无精打采,出现恶心欲吐、食欲不振、大便溏泻等症状,这可能是湿气太重导致的。湿气重易导致哪些疾病?应该怎么调理?
央广网北京7月25日消息(记者 郭彦伟 实习记者 华君怡)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失眠成为许多人难以言说的负担。为什么会失眠?如何缓解失眠?7月24日晚,应用心理学博士、二级心理咨询师廖春岭做客《央广营养课》直播间,解答有关失眠的相关知识。为什么会失眠?
天津中医药大学张伯礼教授、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俞梦孙研究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李振吉研究员和中国中医科学院刘保延研究员担任会议执行主席,来自国内外政、产、学、研、资等相关领域的50多位专家学者应邀参加了会议。
央广网北京8月15日消息(记者 郑洁怡 实习记者 华君怡)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各项机能逐渐衰退,免疫力也随之下降,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袭。合理的饮食习惯对于增强中老年人的免疫力至关重要。那么,中老年朋友如何实现饮食多样化?食用蔬果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央广网北京4月11日消息(记者 智陈阳 实习记者 张瀚允)为何春季总感觉身体不适,情绪烦躁?疑难危重病学家及养生保健专家孟庆义在4月10日的《央广营养课》直播中表示,有些春季不适,包括部分春季高发疾病,与肠道健康密切相关。
把一台计算机做成智能衣服舒适地“穿”在身上将成为现实。不过,这还取决于织物电子领域的未来发展。近日,香山科学会议在北京召开“织物电子、传感和计算的学术前沿、核心技术与应用展望”学术讨论会,与会专家首次系统论述了“织物电子、传感与计算”这一新概念。
来源:人民健康网2019年10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中指出,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作出了巨大贡献,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
九月,除了“酱香拿铁”,酸梅汤也非常火爆。近日,浙江省中医院的酸梅汤登上热搜。据悉,因下单量暴增,这两天浙江省中医院1块多一帖的酸梅汤院内外共卖出6万多帖。酸梅汤对人体有何功效?中医馆的酸梅汤真的适合所有人饮用吗?对此,记者采访了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张启明。酸梅汤有何功效?
央广网北京8月16日消息 近日,一类名为“中药冰淇淋”的新式甜品备受追捧,并相继出现在上海、武汉、哈尔滨等城市的冰淇淋门店中,热门口味如薄荷、烟熏乌梅、山楂等,常常一上线就卖断货。那么,中药冰淇淋能起到养生效果吗?中药冰淇淋中添加的中药成分是否安全?中药冰淇淋适合哪些人群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