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教室里,跳跳糖们陪伴心智障碍伙伴们跳舞。图/受访者供图当忙碌的互联网企业员工,投身到公益,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据媒体报道,在北京皮村的AI课堂上,一位90后程序员,找到了答案。在北京求学9年,工作一年,李森(化名)从未觉得自己在这个城市扎下了根。
2023年6月12日,文化和旅游部、北京大学、抖音集团在国家图书馆举行签约仪式。三方将以中华古籍智慧化整理和服务为突破口,共建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到2025年底,完成国家图书馆等收藏单位提供的2.5万种古籍的数字化整理,并提供公益性公众阅读服务。
这些历史时刻随着文明的演进化成一个个古老的字符,停留在一部部古籍中,也湮没在时光里。《古籍寻游记》是字节跳动公益联合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敦煌研究院、甘肃简牍博物馆、国家图书馆,围绕上世纪初中国古文献领域诞生的“四大发现”,与PICO、抖音共同打造的VR古籍活化项目。
近些年,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让古籍重获新生的工作中,作为古籍数字化成果之一的“北京大学—字节跳动数字人文开放实验室”研发的古籍数字化平台“识典古籍”测试版于10月11日正式上线。该平台涵盖390部经典古籍,主要来自《四部丛刊》,共计3000多万字。
胡欣红“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屠呦呦从古籍中获得灵感,由此发现青蒿素;在浩瀚古籍中寻幽入微,竺可桢绘制出一条物候变迁的曲线——“竺可桢曲线”,浓缩出五千年中华大地的冷暖变化图景。卷帙浩繁的中华古籍,凝结着先人的智慧,记载着璀璨的文化,诉说着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
作者:梁 勤近日,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在古籍活化方面动作连连:《永乐大典》“湖”字册、《瀛環志略》《楚辞》以及系列金石拓片、黄河舆图、样式雷图档……39件修复完善的珍贵古籍在国家图书馆与公众见面;5月29日,又与抖音旗下番茄小说展开联合征文活动,是文博领域和网文领域的第
为进一步挖掘古籍的时代价值,推进古籍数字化,促进古籍的有效利用,8月22日,2024古籍数字化与活化利用研讨会在南京图书馆举行。来自全国图书馆、出版社等古籍存藏与研究机构的180余位代表,针对古籍活化利用和普及创新进行深入研讨。
如何高效又全面地保存并整理知识与信息,是人类自文明诞生以来就在不断探索与突破的主题。尤其是20世纪以来的信息爆炸,知识呈指数级地增长,让人不禁想象那些层出不穷新书与沉睡于博物馆中的抄本与刻本等古籍在未来的命运。
12月25日,由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抖音集团主办,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与番茄小说联合承办的“古籍活化 传承书香”征文活动正式收官。国家图书馆常务副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张志清,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副研究员、北京大学数字人文中心副主任杨浩等专家学者出席了活动。
3月14日,抖音集团发布了2022年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下称“报告”)。过去一年,抖音集团逐步形成了“推动数字包容”“丰富文化生活”“增进社会福祉”“应对气候变化”四大行动方向。其中,乡村发展、公益平台建设、古籍保护是工作重点。报告显示,抖音集团持续助力乡村发展。
2024年12月9日,北京字节跳动公益基金会宣布向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捐赠人民币2500万元,支持北京大学开展《儒藏》编纂与研究工作,并通过“识典古籍”智能整理平台,支持《儒藏》数字化工程,相关成果也将在“识典古籍”面向公众永久性开放。
#大叔花32年重现56道红楼梦美食# #北大联合字节上线免费古籍阅读平台# 10月11日,字节跳动古籍公益项目开放日上,抖音账号“红楼宴”主理人、49岁的郝振江分享了自己的短视频创作心得。从17岁开始,他就和《红楼梦》结下不解之缘,尝试用自己的厨艺复原古籍中描述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