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大著名教授赵宝煦的夫人陈司寇逝世,享年96岁。临终前她意识清醒,却选择自行断水断食,最终离开这个世界。儿女们痛惜表示,母亲重病时态度坚决不肯进食,“撬开我的嘴我也不吃”。如此行为让人很是不解,然而去世前,她留下一番话,引发无数人的共鸣,也让人更加理解她最后的选择。
众所周知,人在年老后都会害怕死亡,尤其是许多恩爱的老人,在一方离世后往往另外一方也会很快离世。其实在心理学上来讲,如果一个老人失去了对生活的希望和求生的意志,那么他真的有可能身体状态迅速下滑,无病无痛突然离世。
本文文末附有可靠信源,部分细节有润色,请悉知。年龄一大都会对死亡失去恐惧吗?2017年陈司寇的儿女端着饭站在窗前,苦苦哀求母亲吃两口饭。可被病痛折磨多日,早已瘦骨嶙峋母亲却不知道哪来的精神头奋力抗争,只求一死。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下“关注”,既方便您讨论分享,又给予了我最大的支持,非常感谢!2017年北大教授赵宝煦的夫人选择断食4天结束自己的长达96岁的生命,而她生前留下的一句话仍然引人深思。“要在人生的最后一程中走的快些,既可以减少自己的痛苦,又能减少给别人带来的负担。
“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长,天也”能够安然面对死亡的人少之又少,陈司寇就是其中一位。陈司寇的丈夫是中国政治学的奠基人之一,他是北大教授–赵宝煦先生20世纪50年代初期,北京大学重建政治系,赵宝煦挺身而出,扛起大任,可以说没有赵宝煦就没有今日北大的国政系。
人们常说,中国的教育缺少了至关重要的三个方面,分别为:性,爱情和死亡。这其中对于性和爱情,大家在到达一定年纪后,就会自己去探索,而死亡却因为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直对其讳莫如深,甚至达到了闭口不言,找“老了”等词语代替的地步。俗话说“知生容易,知死难。
文|削桐作琴编辑|削桐作琴“医生,救救我,只要能救我,多少钱都没关系,我想活着。”看着隔壁病床的病友对于主治医生的乞求,躺在床上的陈司寇无动于衷,没有怜悯也没有鄙视。收回视线的陈司寇看着端着饭碗的女儿,平静地说:“我不吃,即使你撬开我的嘴巴,我也不会吃的。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更能方便随时回来阅读更多精彩内容,感谢您的支持。2017年,教授赵宝煦的夫人陈司寇独自在家,此时的她已经96岁高龄了,子女希望接这位老人到自己身边照顾。